9月24-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湖南株洲举办。会上,海格通信集中展示了面向“通导融合”发展的系列技术创新成果。记者了解到,海格通信积极参与通导融合关键技术研究与标准制定,推动产业生态共建,助力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实现更高水平自主可控。
当前,在全球空天信息产业加速发展背景下,通导融合已成为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的关键路径。北斗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PNT服务;低轨卫星系统具有低延时、高带宽和全球覆盖优势,可显著增强北斗通信能力与服务可靠性。二者深度融合形成的“通导一体”,正成为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
在北斗应用迈向市场化、产业化、全球化的重要阶段,海格通信不仅深度参与北斗三号规模化应用,提供从IP核研发、芯片定制到核心模组设计的全链路技术解决方案,还积极投身低轨卫星系统的技术验证与终端研制,是行业内少数具备通导融合核心技术的领先企业。
凭借在通信与导航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海格通信推出系列化的通导融合IP产品。采用先进工艺制程,支持低轨窄带通信、低轨导航增强频点,支持客户根据需求灵活配置不同产品。IP内部严格遵循车规级功能安全设计,大幅提升了SOC芯片的开发效率与可靠性。目前该系列IP已完成对多家主流厂商的技术授权,助力多款芯片实现快速量产。
海格通信与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共同推出大众消费领域首款支持“北斗短报文+北斗定位”的通导融合芯片,集成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与双频高精定位功能,“能通信、能定位”,为车载、穿戴等民用市场提供全新的北斗应用体验,正在成为构建空天地一体通信生态的核心引擎。目前海格通信正与合作伙伴共同快速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规模化应用,共育“北斗+消费电子”市场。
依托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海格通信掌握了小型化抗干扰、高精度定位、高动态定位等国际先进技术,可全面满足无人化、高过载、高机动等复杂场景的应用需求。在推动技术产品化的同时,海格通信还积极参与通导融合关键技术研究,正在深入参与交通、能源领域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致力于推动产业生态共建,助力我国空天信息产业实现更高水平自主可控。
面对未来万物互联、精准时空服务需求爆发的新趋势,海格通信将继续聚焦通导融合创新,以前瞻技术布局和成熟解决方案,共拓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可靠、更精准、更集成的位置服务底座,持续赋能行业创新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