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15 19:16:50 股吧网页版
锂业双雄预增背后:锂价下行逼近矿石提锂最低成本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K图 002466_0

K图 002460_0

  7月14日晚间,“锂业双雄”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赣锋锂业(002460.SZ)同比减亏,天齐锂业(002466.SZ)则实现扭亏。

  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账面利润那么乐观,以上行业龙头的盈利增长也不具备普遍性。其中,赣锋锂业账面盈利减亏,但是扣非后净利润的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放大,天齐锂业则是受益于成本错配因素的减弱,使得公司经营业绩更加趋于正常化。

  而从锂行业运行情况来看,二季度相关企业的盈利情况进一步恶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掌握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市场均价为7.58万元/吨,二季度进一步回落至6.52万元/吨。

  5-6万元/吨,正是国内矿石提锂企业的最低成本线,能够达到这一水平的锂业公司也仅有天齐锂业、永兴材料(002756.SZ)和中矿资源(002738.SZ)。其他成本偏高的锂业公司,二季度也出现了亏损环比扩大的情况,比如盛新锂能、江特电机和永杉锂业等。

  相对分散的供给端,加上缺少政策引导,又使得锂行业产能去化如同“钝刀子割肉”,至今国内锂盐产量、库存数据依旧处于相对高位。

  上述背景下,头部企业的业绩修复并不意味着周期拐点的到来,二季度最多只能算是年内低点。

  “一体化”企业成本警报拉响

  上半年,铜、铝、钴和其他小金属在内的14个有色细分行业平均涨幅为23.94%,而同期锂行业涨幅仅为1.8%,排名垫底。

  二级市场的低迷表现,与行业景气度和企业盈利能力相匹配。

  今年3月末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赣锋锂业曾经表示“我们对公司2025年实现盈利的经营目标,充满信心。”

  如今,时间过半,公司依旧处于亏损。根据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亿元至5.5亿元,同比实现减亏,扣非后净利润亏损5亿元至9.5亿元,较上年同期1.6亿元的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盛新锂能(002240.SZ)保持了类似的盈利变动趋势。2024年上半年该公司亏损1.87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亏损额增加至7.2亿元至8.5亿元。

  “锂产品的市场价格在第二季度继续下跌,使得公司毛利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同时公司根据会计准则对存货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预计公司本报告期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影响了公司本报告期的利润。”盛新锂能指出。

  以上两家公司属于半自给的矿石提锂企业,本身成本在行业内部并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比之下,由于上半年锂价持续回落,成本低至6万元/吨及以下水平的“一体化”矿石提锂企业,也已经拉响了经营性亏损的警报。

  比如有望实现扭亏的天齐锂业,公司上半年预计盈利亦不过0-1.55亿元。

  原料高度自给的中矿资源,也是处于刚刚“保本”的状态,该公司上半年预计盈利0.65亿元至0.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至多为0.15亿元。

  在中矿资源几大主营业务中,铯、铷业务实现4.9亿元盈利,铜冶炼业务因行业加工费下降影响亏损2亿元左右,锂盐业务公司在业绩预告中并未给出具体盈亏金额。

  “尽管公司持续优化锂盐业务经营模式,努力降低综合成本,但在行业性价格下行背景下,该板块的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同比受到显著影响。”中矿资源表示。

  后续,需要等到公司半年报披露后,方能最终确定其锂盐业务的盈亏情况。

  综合来看,当前矿石提锂企业的成本倒挂风险愈发严重,仅有盐湖企业具备较高的经营安全边际,尤其是具备其他业务“对冲”的盐湖企业。

  比如藏格矿业(00408.SZ),该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及扣非净利润均超过17亿元,而除了并表的钾、锂业务能够稳定盈利以外,参股的西藏巨龙铜业亦为其贡献了12.65亿元的投资收益。

  锂价反弹持续性存疑

  锂价逼近“一体化”矿石提锂成本线,成本倒挂风险增加后,部分企业开始宣布对其产能进行停产检修。

  比如中矿资源,公司“为进一步降低锂盐业务生产成本”,今年6月下旬宣布将其位于江西的2.5万吨/年锂盐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停产检修及技改时间约为6个月。

  差不多是同一时候,国内碳酸锂期货、现货,与证券市场相关个股出现了一轮明显反弹。

  其中,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由5.8万元/吨最高升至6.8万元/吨左右,同期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市场均价则从5.9万元/吨反弹至6.5万元/吨附近。

  同时,包括智利SQM、美国雅保和国内“锂业双雄”在内的全球锂业龙头,股价亦有不同程度地上涨。

  多个市场的集体异动,意味着锂价连续三年回落后有望触底回升?

  从行业整体供需关系来看,现阶段只是算是触底,或者称之为探底更为准确,回升还远远谈不上。

  由于现在还只是处于业绩预告披露阶段,无法看到各家锂业公司是否出现大规模减产,但是从2024年产量变化,以及第三方市场机构追踪的库存、产量数据来看,当前行业供给过剩的压力依旧存在。

  光大证券援引百川盈孚数据显示,7月7日至13日当周,国内碳酸锂产量为1.82万吨,处于202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位,环比增长2.6%,行业开工率为44.23%,环比增加1.1个百分点。

  同期,上述统计口径下的周度库存数据亦仅次于2023年上半年,处于历史次高位。这显示出,锂行业供过于求的问题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碳酸锂价格与上述企业盈利也不具备反转的基础。

  此外,锂盐行业既没有光伏行业那般密集的产能去化动作,行业集中度也无法同钴行业相比,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因无法承受亏损,而主动去产能的效率非常低。

  至于6月下旬以来的锂价反弹,则更多是供需两端季节性波动因素影响。

  回顾2020年以来的锂价走势可以看出,受到盐湖天气转暖放量、需求端进入淡季的影响,二季度国内锂价难有突出表现,即便是2020年、2021年锂价暴涨行情中锂价也会走平或者回落,此后随着季节性扰动因素的弱化,锂价走势会趋于稳定或者反弹。

  加之今年锂价已经跌至6万元/吨的重要成本支撑线,出现阶段性反弹亦属于正常现象,后续反弹行情能否延续仍待进一步观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