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日报网讯(记者刘威魁)11月25日,在“2025年第二届中国国际锂业大会”上,天齐锂业董事长蒋安琪致辞表示,2026年全球锂需求量预计将达到200万吨碳酸锂当量,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她认为,当前,锂行业的韧性已展现出更强的活力,相信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资源向研发创新集聚,助力产业链破除同质化竞争,向新向绿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2026年全球锂需求量预计将达到200万吨碳酸锂当量
2025 年,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锂产业发展劲头依旧十足。蒋安琪认为,在经历了供需失衡的竞争阵痛期后,通过政策有效引导和技术创新升级,锂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受益于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商用重卡等电动化设备增速迅猛,储能领域和动力电池对基础锂材料的需求持续上涨,2026年全球锂需求量预计将达到200万吨碳酸锂当量,基本达到供需平衡,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
另一方面,重点减碳领域如工程机械、船舶,新型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电动化技术不断提升,为锂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同时,以固态电池为引领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重要环节研究取得突破,关键材料性能不断提升,行业上下游技术创新成果迸发,凸显了锂行业的发展韧性和澎湃动力。我们对锂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企业或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深耕 30 余年的行业参与者,天齐锂业始终与行业同频,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蒋安琪表示,在业务发展上,天齐锂业不断优化工艺,继续提升基础锂材料产能,为下游提供了更稳定的高端锂材料供应和锂解决方案。在技术创新上,天齐锂业创立创新实验研究院,将技术研究辐射至全球各生产基地,同时,天齐锂业聚焦下一代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硫化锂中试项目落地加速,金属锂制备技术、稳态负极材料以及精密加工技术取得突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上,蒋安琪表示,天齐锂业创新实践循环经济,将锂渣高值化生产为锂质硅铝微粉,实现“源头减量化、过程资源化、末端无害化”,同时硅铝微粉碳足迹较原生矿产叶蜡石降低 52%以上,在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时,助力下游玻纤行业打造绿色供应链。此外, 天齐锂业积极拓展国际合作,联合普洛斯发起新材料新能源私募股权基金, 以开放姿态共建全球韧性供应链。
“在新的锂业蓝海中,同样面临新的挑战,尤其是价格周期性巨幅波动和保护主义带来的逆全球化风险,重塑着产业链的竞争格局与合作生态。”蒋安琪表示,当前,锂行业的韧性已展现出更强的活力,相信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促进资源向研发创新集聚,助力产业链破除同质化竞争,向新向绿发展,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