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费心懿
一宗3.62亿元的收购交易,让平静许久的快递江湖再起波澜。
昔日的“快递一哥”申通快递(002468.SZ)宣布,将收购浙江丹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鸟物流”)的100%股权,交易对价达3.62亿元。
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快递行业平均单票价格产品价格持续下行。而申通快递是经济型快递的主要参与者之一,丹鸟物流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同期综合单票收入显著高于申通快递的价格水平。
通过收购丹鸟物流,申通物流此举有望得到总体业务规模扩大,市场品牌影响力提升,公司产品结构、单票价格提升等益处,从而提升服务品质、优化产品结构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丹鸟物流也有望通过规模效应实现单票运营成本的降低,从而转向盈利。
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体验竞争
此前,申通快递总裁王文彬在公司开放日上就表示,快递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竞争”到“价值竞争”转型,申通不追求规模最大,但要做有质量的增长。
事实上,当前国内快递行业正在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体验竞争。在交易公告中,申通快递就指出,丹鸟物流在服务定位上与公司现有产品形成互补,收购有助于整合优质资产、资源,提升服务品质。
这意味着,申通快递有望借助丹鸟物流的服务和产品体系丰富公司业务矩阵,从而实现战略性地切入高端市场的意图。
将丹鸟物流收入囊中对申通快递的业务面更是有一石二鸟之用。
其一是业务量将得到显著增长。2024年度及2025年1-4月,丹鸟物流日均业务量均在400万单以上,截至2025年4月末,丹鸟物流已在全国构建起包括59个分拨中心及2600余家网点在内的品质快递网络。中信建投研报认为,推算在申通收购丹鸟物流后,申通快递业务量市场份额提升至约13.5%,代替韵达,阔别十年再次进入快递行业前三。
其二是物流服务能力上将有所提升。丹鸟物流在揽派端上门率、时效性方面具备比较优势,也有望增强申通快递在逆向退货场景的揽派核心竞争力。
申通快递在公告提及,公司在做深做优电商快递大盘业务的同时,不断发掘新场景、新商机,实现公司规模增长继续超过行业的目标;另一方面,公司战略性地切入高端市场,抓住在区域配送、即时零售等新兴商业场景的机会,丰富公司业务产品矩阵。
不过,丹鸟物流相较上市公司及其他同行业公司,起网时间较短,业务量尚在爬坡增长阶段,前期投入及相关成本、费用未能显著摊薄,导致规模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2025年1-4月,受行业传统淡季业务量较少(无大型电商促销活动、且有春节假期等)及行业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导致标的公司出现亏损。公告显示,丹鸟物流截至2025年4月30日,其资产总额为2.2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其营业收入为29.65亿元,净利润亏损2.3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79亿元。
而丹鸟物流较经审计后母公司净资产账面价值2.15亿元,增值1.47亿元。意味着本次收购交易有所溢价。
不难看出,申通快递此番收购丹鸟物流亦是快递行业新一轮差异化竞争变局的信号。在物流行业竞争日趋加剧的背景下,物流快递企业在服务网络覆盖广度、配送时效以及末端服务等维度上正在持续加大投入,行业整体进入了深度提质增效阶段。
菜鸟发力国际物流和科技
丹鸟的本次股权变也是阿里快递战略转型的映射。丹鸟物流所属的阿里系下的菜鸟集团目前为国内第三大品质电商物流公司,丹鸟物流是菜鸟品质电商物流的重要载体公司,主要从事国内品质快递及逆向物流服务。
丹鸟物流通过全国自营网络为天猫、天猫超市、淘宝等电商平台及消费者提供服务。剥离丹鸟物流之后,菜鸟则将重心转向国际物流和科技领域。
业内人士认为,电商平台的竞争策略和战略,根本上决定了不同时期快递市场格局。今年快递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反内卷”的大背景下,行业迫切需要供给侧结构改革。
有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价道,阿里近两年以来一直坚定聚焦核心业务战略。在这一整体背景下,菜鸟在过去一年也明确了“国际物流+科技”的战略定位,并全力推动市场化发展。
“此次转让的丹鸟物流在菜鸟整体业务中占比不大,也契合菜鸟主动战略聚焦、推动核心业务加速发展的大方向。”其强调。
另一边,对于菜鸟而言,在国际物流和科技的主战场,其近年来正快速成长。国际物流是公认的“蓝海”。一方面,跨境电商持续增长、中国品牌加速出海,使得跨境物流、全球供应链和海外本地配送的需求不断攀升。另一方面,全球电商物流服务供给不足。商家选择时,要么依赖分散的货代和区域性网络,但可能信息化和协同程度不足,要么只得选择传统国际物流,但普遍价格高昂,且难以匹配电商的高频、灵活和性价比需求。
“国际物流市场庞大,却远未成熟。尤其进入电商件时代,谁能率先在网络和技术上形成规模化,谁就能占据未来的主导地位。这对菜鸟这样的新型智慧物流企业来说是机会窗口。”一位业内分析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