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30 22:36:10 股吧网页版
创新驱动深市“百业竞放” 科创企业业绩领跑彰显“生命力”
来源:证券日报

  当前,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引领下,科技创新正在从点状突破向系统集成加快推进,技术突破向市场应用加快转化,诸多领域都迎来激动人心的“DeepSeek时刻”,出现了一批极具“生命力”的科技企业。

  这一趋势在2025年上半年上市公司的业绩答卷中得到鲜明印证,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为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证科技指数成分股中,有27家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9家预计实现同比增长,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56.68亿元至192.92亿元,持续领跑深市市场。

  市场人士表示,未来,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多的优质资源将向科技企业倾斜,助力企业在研发投入、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力度,加速企业的成长与扩张。可以预见,在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产业生态的不断优化、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以及资本的有力支撑下,深市科技企业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更多领域创造“DeepSeek时刻”。

  龙头企业以技术壁垒

  筑高增长护城河

  在深市科技企业的“领跑矩阵”中,龙头公司凭借对核心技术的深度掌控和产业链主导权,正成为带动行业升级的“引擎”。它们不仅以持续攀升的业绩验证创新路径的可行性,更通过技术外溢与资源整合,牵引产业链上下游共同突破增长瓶颈。

  例如,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5亿元至67.45亿元,同比增长20%至25%。

  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作为全球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抗风险能力,通过深化垂直整合战略强化技术护城河,依托全球化产能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构建起涵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通信的多元业务生态。

  同样,作为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控制部件制造商,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花智控”)的业绩表现同样亮眼。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0.44亿元至177.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至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盈利18.93亿元至2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至50%。

  三花智控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延续在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领域和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发展优势,依托市场需求增长、核心产品的技术积淀及规模效应,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体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业务拓展能力。

  不难看出,科技创新已成为这些龙头企业穿越周期、稳健增长的核心密码。未来,随着研发成果的进一步转化和产业布局的持续深化,这些龙头企业将继续以技术为锚点,在引领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为自身构建起更宽广的增长护城河。

  正如上述立讯精密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越南、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墨西哥、罗马尼亚等海外生产基地的区位优势,更灵活配合客户市场需求提供全球化制造服务,通过智能制造升级与底层能力创新双轮驱动,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成本管控效能,同时加速更多元化业务的战略拓展。

  多领域齐头并进

  勾勒创新全景图

  深市科技企业的增长活力并非单点闪光,而是呈现出“百业竞放”的格局。从半导体设备到生物医药,从智能驾驶到绿色能源,各细分领域均涌现出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双重惊喜,共同勾勒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立体画卷。

  具体来看,电子行业作为科技产业的基石,68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48.45亿元至171.09亿元,彰显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其中,沪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表现抢眼,预计实现净利润16.5亿元至17.5亿元,同比增幅约53.4%;鹏鼎控股(深圳)股份有限公司则以预计12亿元至12.6亿元的净利润、约60.62%的同比增速,印证了其在柔性电路板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市场话语权。

  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的加速渗透下,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6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94.41亿元至112.68亿元,其中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易盛”)预计实现净利润37亿元至42亿元、同比增长约385%。

  新易盛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的持续增长,同时公司继续优化产品结构,高速率光模块产品的占比持续提升。结合市场应用端及客户需求预期,公司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行业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

  机械设备行业则在高端制造升级的推动下稳步前行,56家披露业绩预告的公司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55.85亿元至67.69亿元。其中,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2.5亿元至13.7亿元,同比增长约15%;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11.8亿元至12.8亿元,同比增长约30%;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8.9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约52%。这些企业的稳健增长,不仅夯实了制造业升级的根基,更凸显了科技赋能传统产业的无限可能。

  从电子行业的稳健盈利,到通信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再到机械设备行业的稳步升级,深市科技企业在多个赛道上的亮眼表现,共同构成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实践。这些企业以各自的增长轨迹,共同编织出深市科技板块活力迸发的全景图,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