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智驾测试引发热议。
7月25日,鸿蒙智行官方微博发文:“已看到某平台所谓‘测试’,不予置评。”14个字的博文下,还配了一张长图,详细介绍了鸿蒙智行2025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

7月23日,懂车帝推出辅助驾驶大型科普节目《懂车智炼场》,测试了市场上36款车型的“智驾”实力,涵盖问界、智界、小米、小鹏、蔚来、比亚迪、理想、阿维塔、特斯拉等热门车型。鸿蒙智行旗下智界R7、问界M8、问界M9、问界M7等4款车型在列,但4款车型在15类场景下的测试通过率不尽如人意。
根据懂车帝测试结果,在高速公路场景下,面对高速惊现事故车,上述4款鸿蒙智行的车型中,仅问界M9、智界R7能顺利避障通过;施工路遇卡车的场景下,问界M9无法顺利避障通过;高速临时施工的路况中,问界M8无法通过;高速入口遇野蛮加塞,仅问界M9能够顺利通过。在真实高速场景发生“消失的前车”情况时,被测试的4款鸿蒙智行车型均未能成功通过。
测试结果在车圈引发热议。对此,鸿蒙智行没有正面回应,而是在“不予置评”的简短声明下,附上2025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用数据说话:辅助驾驶总里程达16.7亿公里,其中高速辅助驾驶里程11.9亿公里,城区辅助驾驶里程4.8亿公里。

根据报告,鸿蒙智行辅助驾驶系统累计避险200万次,已应对3.2亿次别车加塞情况,通过红绿灯路口约4亿次,用户月均使用辅助驾驶里程达460公里,系统用户活跃度高达94.8%。
报告称,只有安全、好用,才能让用户敢用、放心用。
对于这场“测试”,部分车企高管也进行了回应。
特斯拉方面高调认领测试成绩。CEO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转发相关内容,称“尽管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特斯拉仍然在中国取得了顶级成绩”。
不仅如此,特斯拉副总裁陶琳随后发文表示,特斯拉不关注排名,但是对安全的要求没有上限。

不过,懂车帝方面强调,节目是辅助驾驶科普性质,旨在提醒公众正确认识辅助驾驶相关功能和安全边界,未做过任何官方排名。
岚图汽车虽未参与此次测试,但其CBO邵明峰发表了看法。他认为懂车帝的封闭高速测试“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行业在极端场景下仍存技术共性瓶颈;高速避险、感知系统对非标障碍物识别等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7月26日,邵明峰删除了上述微博,并重新发文称,中国辅助驾驶走到今天,凭借全链路的创新与技术积累,已经实现了从追赶到并跑。华为是中国品牌的代表,也是全球顶尖的创新型企业,更是中国智能技术的名片。海外消费者从不了解、甚至对中国品牌存有疑虑,到争相购买中国智造,就是最好的例证。手机是如此,汽车也在经历这一过程。好的技术,会被市场证明。

该测试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讨论,大家关注测试结果的同时,也对测试过程产生了巨大的质疑,质疑主要聚焦测试标准不统一和是否有人为干预。也有网友表示,不管怎样,这个测试至少让网友对智驾产生了敬畏之心。
今年4月,工信部已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管理工作推进会,强调汽车生产企业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
在监管引导下,主要车企纷纷调整宣传话术。特斯拉中国官网已将“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套件”更名为“辅助驾驶套件”;比亚迪把“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更名为“驾驶辅助系统”;此次鸿蒙智行附在“不予置评”后的报告命名为“2025上半年辅助驾驶报告”,也没有再使用“智能”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