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出口结构持续升级。根据“深圳发布”8月21日消息,今年前7个月深圳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产品出口达到621.8亿元,同比增长21.5%。
这一数据延续了近年来“新三样”出口的高速增长态势。根据深圳海关数据,深圳“新三样”2023年出口887.6亿元,同比增长33.9%;2024年出口996.9亿元,同比增长11.5%;2025年前7个月继续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且增速显著高于同期整体出口水平,成为外贸增长的“新引擎”。
“新三样”出口维持高速增长,凸显出深圳出口结构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低碳领域的深度转型。锂电池作为深圳优势产业,依托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和先进制造技术,出口规模持续领先;电动汽车出口在龙头企业带动下,不断突破海外市场壁垒;光伏产品则借助全球能源转型机遇,出口至新兴市场。
“‘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不仅为深圳外贸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深圳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也反映了深圳在新能源产业布局上的前瞻性和正确性。”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深圳出口结构升级,也反映在区域上市公司的经营成绩单上。
锂电池方面,主营锂电池的深圳市豪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鹏科技”)近日发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收入达到14.9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8.53%,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达53.95%,支撑起公司“半壁江山”。同时上半年公司境外业务毛利率达到19.70%,高于整体毛利率,驱动公司盈利增长。
豪鹏科技方面表示,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始终坚持世界五百强和细分行业头部品牌商的市场战略,客户群体覆盖欧洲、北美、亚洲等全球主要市场的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商。
主营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的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达利”)坚持全球化战略布局,依托国际领先的智能制造体系,为全球动力电池客户提供高精度、高一致性的精密结构件产品。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科达利海外营收达到2.52亿元。2020年至2024年,公司海外营收从0.84亿元增长至5.74亿元,实现长足发展。
电动汽车方面,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不断加快出口步伐。今年7月9日,比亚迪“深圳号”滚装船满载6817辆比亚迪新能源机坪车鸣笛出海。今年1月份至7月份,比亚迪海外销售54.5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133.49%。
“截至7月中旬,公司投放运营的滚装船已经运载超过7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前往世界各地。”比亚迪方面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以前沿科技加速全球交通绿色转型。
光伏产品方面,主营太阳能光伏电池设备的深圳市捷佳伟创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佳伟创”)近年来不断在海外掘金。2020年至2024年,公司境外营收从5.66亿元增长至17.40亿元。
捷佳伟创方面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介绍,随着海外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电池片企业海外布局以及技术迭代,公司接洽的海外项目呈现全球多点化的趋势,公司具有多年海外市场拓展经验以及多技术路线整线“交钥匙”方案提供能力,将为公司海外订单带来积极影响。
袁帅表示,“新三样”产品本身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同时顺应了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深圳企业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通过掌握核心技术,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和出口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