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一哥”比亚迪发布半年报,营收规模已经超越特斯拉。
营收超越特斯拉
数据显示,特斯拉上半年总收入为418亿美元(约2980亿元)。上半年,比亚迪总营收为3712亿元,同比增长23.3%,这是其首次半年营收超越特斯拉。
其中,公司汽车业务营收3025亿元,占总收入的81.48%,去年该占比为75.82%;手机业务营收687.4亿元,占总收入的18.51%。
全球化战略进入加速期,海外业务已成为比亚迪重要的新增长引擎。上半年,海外收入达1354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50.5%,营收占比已攀升至总营收的36.5%。
营收增长与销量变动密切相关。上半年,比亚迪汽车销量214.6万辆,同比增长33%。海外市场中,其销量同样大幅提升,上半年销售超47万辆,超过去年全年的41.72万辆。今年前7个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突破55万辆,同比增长超130%,已超越去年全年水平。截至今年7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的足迹已遍布全球超112个国家及地区,且在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巴西等多个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根据此前公司公布的全年目标,比亚迪2025年全年计划销售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接近翻倍,达到80万辆。
就总目标看,比亚迪下半年还要销售汽车约336万辆,平均每月约56万辆。7月,比亚迪销售34.43万辆,与此相比,尚有近22万辆的差距。
要提高销量,比亚迪需要在产品竞争力上下更多功夫。随着市场竞争激烈,更多高性价比车型涌入市场,零跑、吉利银河等低价产品凭借更智能化、更低的售价等亮点快速抢占了比亚迪7万—15万元的市场份额。
比如,小鹏通过Mona将城市NOA下探至10万—15万元区间,满足中低端消费者对智能化的需求。而零跑的B系列则以性价比取胜,与比亚迪的主要产品形成直接挑战。吉利则是全面对标,用更大的空间,更低的价格打造产品矩阵。
为此,下半年比亚迪将针对个别市场再推出多款车型,包括海狮06、腾势N8L、方程豹钛7等,价格市场覆盖10万至100万元,有望进一步加速销量提升。
研发投入超300亿
营收超越特斯拉,但比亚迪的盈利能力仍有待提升。
上半年,其毛利率为18.01%,同比微降0.7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为155.11亿元,同比提升13.79%,并未达到此前市场预期的180亿元,同期特斯拉的净利润为163亿元。
费用方面,比亚迪上半年的销售费用124.1亿元,同比增长17.09%,公司表示主要是职工薪酬和广告展览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103.9亿元,同比增长34.97%,主要是员工薪酬增长所致;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是同期净利润的两倍,占营收比重超过8%。
如此大力的研发投入,反映到技术层面上:上半年,“超级e平台”“全民智驾”战略相继亮相,10C充电倍率的“闪充电池”同步推出,技术成果密集落地。
加大研发力度也是为了保持行业竞争力。目前,吉利的雷神电混、长城的Hi4等技术不断缩小与比亚迪DM混动技术的差距,公司的插混优势正不断缩减。好在比亚迪在电驱、电池和整车平台上仍有成熟的体系优势,并且通过e平台3.0 EVO加快纯电车型迭代。短期竞争加剧,但长期公司依然有能力保持技术领先。
不过与新势力相比,比亚迪在辅助智能驾驶上动作较慢。意识到差距后,比亚迪也不断“补课”智能化,不仅与英伟达、地平线、华为等合作,还计划自研芯片,研发的高投入正是为了弥补这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