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家车企研发投入情况
制图:郭新志
在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之际,上市车企正试图在盈利水平与研发投入之间找到平衡点。数据显示,截至9月2日,已披露的18家上市车企(A股+H股)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费用化研发支出+资本化研发支出)合计920.48亿元,同比增长32.94%。受车企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车企研发投入强度出现分化,纳入统计的18家车企中,12家车企的研发投入同比实现正增长,占比为66.67%,吉利汽车(00175.HK)、赛力斯(601127.SH)、零跑汽车(09863.HK)等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幅居前,而长城汽车(601633.SH)、理想汽车(02015.HK)等车企研发投入同比减少。
北京一位资深汽车人士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汽车行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车企一方面需要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避免在竞争中落后于对手,同时又面临经营业绩压力,这种两难的境地考验着车企的财务韧性与战略定力。
“智能化”成研发投入重点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电动化牵引汽车产业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争夺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主导权。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18家车企研发投入金额在0.02亿元至309亿元之间,平均值为51.14亿元,中位数为39.88亿元,两项指标分别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32.94%、76.56%,整个行业呈现“强者愈强、尾部分化”的结构性扩张特征。
从绝对金额来看,比亚迪研发费用金额居首。今年上半年,比亚迪研发投入达308.80亿元,同比增长53.03%,主要是职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在智能化方面,比亚迪实施“整车智能”战略,构建起“天神之眼”技术矩阵,旗下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
从研发投入增速来看,吉利汽车上半年增速最快,公司期内研发投入达73.28亿元,同比增长202.35%。吉利汽车称,将坚定推进新能源智能化战略,充分发挥在燃油汽车、插电混动汽车、纯电动汽车及智能化技术的综合优势。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布局,亦将在产品研发与企业运营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江淮汽车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22.16亿元,同比增长34.47%,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44%。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围绕整车集成、应用层开发、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及绿色低碳制造四大领域,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
不过,多家车企研发投入同比下降明显。东风股份(600006.SH)研发投入为1.84亿元,同比减少28.42%;海马汽车(000572.SZ)研发投入为3491.10万元,同比下降52.13%;众泰汽车(600006.SH)研发投入为199.60万元,同比下降69.97%。
从研发投入占比(研发投入/营业收入)来看,北汽蓝谷(600733.SH)、小鹏汽车(09868.HK)、江淮汽车等公司居前。比亚迪、广汽集团(601238.SH)、长安汽车(000625.SZ)等公司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比稳步提升。
车企面临两难境地
今年上半年,18家车企营业总收入合计1.29万亿元,同比增长55.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260.08亿元,同比减少9.27%。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对于研发投入,不同车企采取了迥异的会计处理方式,部分车企资本化研发支出现象突出。
比如,上半年,广汽集团研发支出为37.89亿元,其中资本化研发支出高达32.96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例约为87%。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为421.66亿元,同比减少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38亿元,同比减少26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9.45亿元,同比减少771.11%。公司期内共实现汽车产销80.17万辆和75.53万辆,同比下降6.73%和12.48%。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5.41万辆,同比下降6.08%;节能汽车销量为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又如海马汽车,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为3491.10万元,而资本化研发支出为2027.12万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例约为58%。海马汽车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加9.8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50.85%,亏损大幅收窄至-7451.91万元。
不过,也有车企对研发支出的处理相对谨慎。上汽集团(600104.SH)上半年资本化研发支出为20.06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例为19.72%。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费用化研发支出为295.96亿元,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的比例仅为4.16%。
有券商人士指出,通常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支出比例高的企业,会将大量研发支出转为无形资产在未来摊销,由于不计入当期费用,此举能大幅平滑短期利润波动,让财报更好看,但也积累了未来的减值风险。
尽管车企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动机不一,但其面临“不投入就掉队,一投入就拖累业绩”的两难境地。
民生证券认为,车企面临持续价格竞争,盈利能力承压,竞争领域从价格扩展至设计、技术、智能化等综合品牌力比拼。
面对市场高度竞争的态势,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称,比亚迪能继续走下去,靠的就是对技术的坚持,其发展理念就是“技术为王、创新为本”。或许,技术投入早已成为共识,没有人敢在这场竞赛中掉队。如果车企不持续投入资本进行创新研发,会在技术不断迭代的周期中逐渐落伍,被竞争对手拉开差距。与此同时,企业又面临产品销量、短期现金流、净利润等经营指标和盈利指标的压力。如何解决好这种矛盾,对车企来说是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