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4日消息(记者牛谷月)上市公司“年中考”,深市“交卷”。
央广财经记者从深圳证券交易所获悉,截至2025年8月31日,共有2873家深市上市公司如期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整体来看,深市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业绩稳中向好态势明显,龙头公司表现亮眼,引领作用显著,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增势强劲,“新”的动能持续累积。
营收合计超10万亿元近八成公司盈利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深市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高质量发展韧性彰显。
深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合计5.36万亿元,环比增长9.78%。深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5954.56亿元,同比增长8.88%,近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超过五成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两成的公司盈利同比增长超50%。
分板块来看,主板公司创新蓝筹发挥“市场稳定器”作用。已披露半年报的1489家深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19万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54.99亿元,共计801家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占比53.76%,822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55.17%,其中92家公司实现扭亏为盈;571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占比38.35%。
创业板公司则持续凸显“优创新、高成长”的特色优势。2025年上半年,1384家创业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5万亿元,同比增长9.03%,超过六成公司实现收入正增长,发展动能强劲。央广财经记者注意到,创业板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505.4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8%,增速领跑A股市场。其中,1028家公司实现盈利,72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30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50%,173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100%。创新方面,创业板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增强,上半年研发费用合计949.89亿元,同比增长5.35%。其中,188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1亿元,19家公司研发费用大于5亿元,宁德时代、阳光电源、汇川技术等8家公司研发费用超过10亿元;仅以研发费用测算,295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105家公司研发强度大于20%。
深市龙头公司也收获亮眼业绩。数据显示,截至8月29日收盘,深市市值超千亿元的公司有55家,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2.81万亿元,同比增长10.69%,实现净利润合计3060.91亿元,同比增长18.28%,比亚迪、美的集团、宁德时代等公司上半年收入规模超千亿元,净利润规模超百亿元,龙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在高基数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市值排名前100名的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09%、20.5%。业内人士指出,龙头公司业绩向好,并积极发挥带动效应,深市形成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市场引领作用持续显现。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向好
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生力军。在研发端“真金白银”的持续投入下,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以“新”为旗,以“质”为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3529.68亿元。比亚迪、中兴通讯等6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在50亿元以上,有47家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在10亿元以上;409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142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20%。
其中,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合计924.62亿元,同比增长22.36%,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增速为39.07%;平均研发强度为6.22%,同比增长0.39个百分点。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深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在经营业绩、研发创新、出海竞争力等方面发展趋势喜人。2025年上半年,深市842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49万亿元,平均每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7亿元,同比增长14.73%,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营收增长率达到20.41%。深市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上半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212.16亿元,同比增长12.51%,其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比增速达到34.37%。
深市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出海竞争力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实现境外收入4346.56亿元,同比增长23.59%,境外业务收入占比29.22%,同比增长3.61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业绩韧性足一批实力强、技术硬的企业崛起
2025年上半年,电子、电力设备、计算机、通信、汽车等与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度相关的行业,以及家用电器、农林牧渔等与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业绩表现亮眼,整体抗压能力强,韧性较足,继续保持成长趋势。一批实力强、技术硬的优质企业正在崛起。
具体来看,电子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253家深市电子行业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847.6亿元,同比增长14.1%,合计实现净利润454.57亿元,同比增长24.59%,超八成公司实现盈利,近六成公司盈利同比提高;合计实现境外收入4871.85亿元,同比增长14.64%。其中,胜宏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0.31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366.89%;沪电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4.94亿元,同比增长56.59%,实现净利润16.83亿元,同比增长47.5%,外销收入68.9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81.16%,同比增长48.59%。
电力设备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215家深市电力设备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384.48亿元,同比增长8.51%,合计实现净利润569.01亿元,同比增长17.62%;合计实现境外收入2220.35亿元,同比增长15.85%。其中,阳光电源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5.33亿元,同比增长40.34%,实现净利润77.35亿元,同比增长55.97%,海外收入253.7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58.3%,同比增长88.32%。
计算机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222家深市计算机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12.47亿元,同比增长13.74%,合计实现净利润122.85亿元,同比增长26.00%。其中,指南针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35亿元,同比增长71.55%,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391.17%;宏景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长567.14%,实现净利润6028万元,同比增长725.73%。
通信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83家深市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938.25亿,同比增长14.19%;合计实现净利润185.32亿元,同比增长24.08%;合计实现境外收入643.39亿元,同比增长32.59%,出海竞争力不断增强。其中,锐捷网络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9亿元,同比增长31.84%,实现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194%,境外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8.46%。
汽车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151家深市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9044.7亿元,同比增长8.45%;合计实现净利润392.27亿元,同比增长1.93%;合计实现境外收入2754.02亿元,同比增长17.83%。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如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最高的车企;出海业绩强势突出,境外营业收入1353.58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6.46%,同比增长50.49%。
家用电器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61家深市家用电器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492.38亿元,同比增长7.38%,合计实现净利润518.05亿元,同比增长13.90%,合计实现境外收入1989.16亿元,同比增长13.76%。行业龙头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境外收入增长态势足。其中,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11.23亿元,同比增长15.58%,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海外收入1071.9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42.69%,同比增长17.70%;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收入976.19亿元,净利润144.12亿元,同比增长1.95%,外销业务收入163.35亿元,同比增长10.19%。
农林牧渔行业方面,2025年上半年,66家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44.2亿元,同比增长9.12%,合计实现净利润230.56亿元,同比增长199.79%,合计实现境外收入341.41亿元,同比增长6.23%。其中,牧原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实现净利润105.3亿元,同比增长1169.77%;温氏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98.75亿元,同比增长5.92%,净利润34.75亿元,同比增长159.12%。
值得注意的是,深市上市公司分红意识不断增强,纷纷以真金白银增强投资者回报、稳固市场信心,一年多次分红的新生态逐步形成。有386家深市上市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同比增加18.04%,合计分红886.07亿元,同比增加49.51%。与此同时,深市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回购力度,切实维护全体股东权益,持续增强市场信心,努力提升公司价值。2025年上半年,深市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230单,计划回购金额上限合计达682.0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