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德国慕尼黑9月11日电 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简称:慕尼黑车展)于近期开幕。业内专家认为,本届展会凸显了汽车产业技术转型的三大趋势:深度拓展的电动化、软件定义为核心的数字化以及AI赋能的智能化。这三大趋势在展会现场的量产车型、概念车和试驾演示得到了体现。
电动化深度拓展
电动化已不再是“新兴趋势”,而是在技术和市场层面更深入发展。观察人士认为,电池技术和替代动力系统作为未来汽车的核心备受重视,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持续性问题在本届展会也受到关注。
在本届车展上,中国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力与技术实力:比亚迪推出乘用车千伏兆瓦纯电平台,在充电速度上实现全球量产最大充电功率1兆瓦、最高峰值充电速度1秒2公里;宁德时代推出热失控时不产生明火和烟雾的电池安全技术NP3.0和电池产品神行Pro,还能进一步实现车辆高压不断电,支持车辆安全驶离和应急避险;亿纬锂能重点展示具备标准化、零膨胀和高强度特性的大圆柱电池以及为每一颗电池赋予“数字身份证”的电池护照,构建电池的全链路溯源体系。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大众等德国汽车制造商重点展示了新型电动车型。梅赛德斯-奔驰首发的新款纯电GLC SUV搭载800伏电气架构,最大功率达360千瓦,最高支持330千瓦直流快充;宝马首度推出配备自研“能量智控系统”的iX3纯电SUV,让电池管理更智能、更安全;大众汽车则推出ID.系列纯电车型的新款。
此外,氢能与固态电池等替代动力系统也成为展会的重要话题。法国雷诺、克罗地亚超级跑车品牌里马茨等企业推出氢燃料电池增程概念车与固态电池单元,展现了汽车产业在能源技术多样化上的探索。
软件定义数字化
数字化已成为整个出行生态系统的关键驱动力。德国专业汽车杂志《汽车周报》将今年展会的主旋律总结为“数字化、电动化”,软件定义汽车则是重要技术焦点之一。
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集团在本届展会上展示了软件定义底盘与电动化出行技术以及自研的车辆运动控制软件cubiX。采埃孚表示,线控转向技术以可变的纯软件连接取代方向盘和车轮之间的机械传动,确保了更精准的操控性、更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以及最优的响应速度,同时也为新型方向盘和驾驶舱设计创造了条件。
德国博世集团展出的产品组合包含高性能车载计算机、保障车辆电控单元高效数据通信的控制器局域网络、可扩展和灵活适配的车辆基础架构等,推动现代汽车数字化加速革新。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阿里·卡尼表示,汽车正在从依赖马力转向依赖计算能力,从依赖机械系统转向依赖软件堆栈。英伟达展出的全栈式综合安全系统整合了车辆架构、AI模型、芯片、软件、工具和服务,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从云端到车载的安全开发。
智能化全面发展
本届慕尼黑车展展示的新技术还表明,汽车智能化迈向AI驱动与软件赋能的新阶段,智能驾驶正加速从技术概念走向全球规模化量产落地。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企业正凭借研发能力和数据积累,成为汽车智能化领域不可忽视的力量。
小鹏汽车此次展出了涵盖智能电动车、飞行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的“科技全家桶”,全面展示其前沿科技布局。谈及AI在汽车行业的应用时,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认为,2026年将是AI汽车的临界点,汽车将分为两种车——有AI的车和无AI的车。
中国科技企业元戎启行展示了最新一代辅助驾驶平台DeepRoute IO 2.0及其自研的VLA模型。VLA模型具备思维链优势、集成大规模知识库和语义理解与泛化能力,能够快速学习与适应不同国家的道路交通体系、语言环境和驾驶文化。
为了建立对新技术的信任,本届展会还在慕尼黑A94高速公路上设立了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能力专属测试区域,以真实路段测试展示车路协同的多种应用场景,包括施工现场警告、紧急车辆预警和交通拥堵管理等。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