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0日,墨西哥政府宣布,将对进口关税进行全面改革,把来自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汽车关税提高到50%,旨在保护国内就业。
此前,墨西哥对中国轻型汽车的进口关税为15%~20%,而此次拟加征关税幅度若最终实施,这将是一次大幅度的关税调整。
“墨西哥拟对中国加征关税,背后受美国影响的可能性较大。”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墨西哥上升至中国汽车第一大出口国
墨西哥是中国车企出海的一大目标市场。今年前7月,墨西哥已取代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025年1-7月中国汽车实现出口418万辆,同比增速20%。在整车出口总量前5国家中,墨西哥以出口32.2万辆的成绩排名第一,其次是阿联酋(27.1万辆)、俄罗斯(22.8万辆)、比利时(18.4万辆)和巴西(17.5万辆)。
“一方面,中国车企长期以来在墨西哥积极布局,墨西哥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众多中国车企在此开拓市场,使得中国汽车在当地的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另一方面,墨西哥拟对中国等国加征关税的预期,促使中国车企为规避后续成本上升,纷纷提前加大对墨西哥市场的出口备货,从而推动了出口量的增长。”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记者表示。
目前,已有不少中国车企将产品出口到墨西哥,比亚迪、长安、长城等车企在墨西哥出口量不断上涨。中墨商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1月-7月),中国品牌在墨西哥呈现加速增长态势,领跑品牌包括名爵汽车(2.8万辆)、江淮汽车(1.4万辆)、长安汽车(9255辆)、长城汽车(8424辆)和奇瑞汽车(5559辆)。
目前,日本品牌以42%的市场份额主导墨西哥市场,其次是美国(21.1%)、德国(11.9%)和韩国(11.1%),而中国品牌凭借8.2%的份额,已成为市场份额第五大来源国,取代了原本传统欧洲国家的地位。
上述报告显示,墨西哥是拉丁美洲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之一,具备品牌多样化、技术创新和全球竞争的有利条件。2025年的数据反映了一种结构性转变,这种趋势将在未来几年持续引领市场走向。从年度百分比增长率来看,长安汽车以累计销量增长超过150%的业绩,成为整个墨西哥市场同比增长最快的品牌,超越了斯巴鲁、三菱和马自达等同样呈现正增长的品牌。这一表现凸显了中国品牌通过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美观的设计以及进入高需求细分市场,在墨西哥积极扩张的战略。
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墨西哥轻型车年销量已突破155万辆,其中新能源(BEV+PHEV)占比达4.8% 。传统燃油车仍占主流,但混合动力(HEV)销量逐年增长。从产品来看,SUV及皮卡较受欢迎。2025年上半年,墨西哥轻型车累计销量为70.9万辆,同比仅小幅下降0.1%。从中国品牌出口的产品来看,多数产品为皮卡和A级轿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墨西哥仍以燃油车为主,但其新能源车销量也处于增长态势。在今年前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前10国家中,墨西哥排在第三(11.6万辆),仅次于巴西(17.5万辆)和比利时(12.2万辆)。2025年初,比亚迪宣布2024年在墨西哥销售了超过4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目前,比亚迪在墨西哥拥有超过50家经销商,2025年预计销售8万辆汽车。
出海面临不确定性挑战
“高额关税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汽车出口墨西哥的成本大幅上升。成本的增加会削弱中国汽车在墨西哥市场的价格竞争力,进而对销量造成较大压力。”崔东树对记者表示,尽管目前具体的关税细则尚未完全确定,难以精准判断影响程度,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影响不容小觑。
在崔东树看来,面临贸易环境不稳定性,中国车企出海不能局限于单一市场。当某一市场因关税等问题出现份额收缩时,通过拓展其他地区的市场,如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来弥补可能的损失。面临关税问题,中国车企加强在墨西哥的本土化建设,从而提高本地产量占比。通过建立工厂实现零部件的本地化采购和整车的本地化生产,能够有效降低关税成本,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此前曾有消息称比亚迪、上汽名爵、奇瑞等三家中国车企计划在墨西哥建立整车制造厂。业内认为,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贸易环境下,加速海外本土化建设是应对贸易壁垒、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方向。虽然本土化建设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面临诸多挑战,如文化差异、政策法规不同、供应链整合等,但从长远来看,这是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扎根发展、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年出口量400万-500万辆,占行业总量四分之一左右,汽车行业对出口依赖度较高,但其增长存在不确定性。”标普大中华区汽车分析联合总监陶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出口风险来看,俄罗斯作为主要出口目标国稳定性不足,所以中国车企需要寻找替代市场,包括南美、东南亚、澳洲、中东等市场;另一方面,以丰田、现代、大众等国际化车企为例,中国车企走向全球要遵循“local for local”战略,深耕本土化运营,在目标市场本地建厂成为了中国车企出海大趋势,中国车企海外年产能预计将达到400万辆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