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正式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从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提出明确要求,推动汽车行业进一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快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的健康生态。
截至发稿前,已有17家车企积极响应并公开发表声明。车企包括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东风、江汽、奇瑞、零跑、蔚来、小鹏、理想、一汽、长城、广汽、小米、北汽、赛力斯等。
多家企业早在倡议发布前便已主动调整支付政策。例如,上汽于2025年6月即宣布将供应商账期统一控制在60天以内,并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
吉利此次明确表示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不合理结算方式,高质量践行供应商账期承诺;长城汽车表示这次在支付方式上,一律采用电汇和银行承兑汇票,杜绝电子凭证支付;在已开展缩短账期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支付流程。
在具体落实方面,各企业均聚焦于订单确认、交付验收、支付结算等关键环节,推进流程标准化与数字化。江汽、奇瑞等正加快供应链支付信息化系统建设,提升付款效率和透明度;广汽集团特别强调,广汽集团已建立起覆盖订单下发、验收入库、对账结算到货款支付的全流程管控体系,并依托数字化平台实现全过程可视化管理,杜绝任何形式的支付拖延。
多家企业还指出,构建稳定、互信的供应链关系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比亚迪、东风、一汽、北汽等均承诺将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和技术创新,护航中小供应商稳健发展。蔚来、理想等新势力企业也一致表示,将严格履行60天账期承诺,完善验收与结算机制,与伙伴共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
中汽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按期回款尤为重要,影响到企业日常经营、项目投资和技术创新等方方面面,现金流畅通了,企业发展才能有活力。
“倡议细化了执行要求,有助于引领行业企业将账期承诺落到实处,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说。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将充分发挥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交流会商机制作用,及时解决落实中的问题,多措并举推动构建“整车一零部件”协作共赢发展生态,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