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比亚迪第二代秦PLUS双车上新,秦PLUS DM-i 128KM进取型、秦PLUS EV 420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等三款新车上市,售价6.98万元起。
比亚迪再次加强了紧凑型家轿市场布局,也让6万元级轿车市场再度“硝烟四起”。
6部iPhone 17的价格,能买什么车?
6万至10万元级市场是汽车细分市场中被定义为“年轻人第一辆车”的“起点层”市场,也是一直以来变化最明显,最可被视作一窥自主品牌进化史的市场。
6万元级是什么概念?
9月20日,iPhone 17系列正式发售后第二天,有媒体发布了一份《iPhone17首销调研》,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趋势正在升级。在机型方面,选择Pro与Pro Max机型的用户合计占比高达62.32%,其中Pro Max占比最高,达到35.42%;在存储空间方面,512GB超越256GB成为最受欢迎的选项,占比44.25%。
一部512GB的iPhone 17 Pro Max售价11999元,6部手机的价格约为7.2万元。
放在汽车市场,这样的价格能买一辆什么车?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12年前,你可以买到奇瑞QQ、夏利N7、吉利帝豪EC7、长安悦翔V3、江淮和悦A30……这些小型车的车身尺寸基本都在4400*1800*1500mm以内,轴距2700mm以内。
但到了2025年,手机的市场变了,汽车市场也变了。
9月25日,刚上市的比亚迪第二代秦PLUS起售价6.98万元,相当于6部iPhone 17 Pro Max的价格。更早的一个月,8月29日,全新MG4上市,指导价更是6.58万元起。这些车型的尺寸与轴距早已远超当年,不再是A0级小型车,而是定位在A级轿车,并且均搭载了不同的智能化配置,推动实现“技术平权”。
而12年前的2013年,比亚迪秦DM初次上市时,指导价18.89万元起;定位比MG4更低一级的燃油车MG3,指导价7.67万元起;反倒是现在早已停售的雪佛兰赛欧,是2013年小型车细分市场的销量第一。
这就是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的变化。其中以比亚迪秦为代表的车型成长轨迹,是这一区间市场变化的缩影。
从首秀到主流,中国品牌改写A级车
2013年,第一台量产秦DM作为比亚迪王朝系列的开篇之作正式上市,开始对“品牌向上”做初步探索。它搭载的第二代DM双模技术,实现了纯电与混动两种模式的切换,并凭借5.9秒的百公里加速性能,初步向市场展示了比亚迪在动力技术上的差异化思路。
然而,那个时期中国品牌在轿车领域,尤其是长期被合资品牌垄断的A级车市场,几乎难有立足之地。尽管初期市场规模有限,但这一步为比亚迪在混动技术领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后,秦EV300在2016年推出,将纯电续航提升至300公里,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线。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21年。秦PLUS DM-i的上市,被广泛视为比亚迪乃至中国A级家轿市场的标志性事件。其所搭载的第四代DM-i超级混动技术,实现了3.8升/百公里的亏电油耗以及1245公里的综合续航,完成了对同级合资燃油车的超越,被视为“打响颠覆燃油车的第一枪”。随后,市场给出了最直接的回应。秦PLUSDM-i上市后销量持续攀升,在2022年9月代表中国品牌12年来首次夺得A级轿车月销冠军。比亚迪秦也成为比亚迪品牌的标志性符号之一。
2023年,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的价格首次下探至9.98万元,实现了“油电同价”。同年,秦家族以全年超48万辆的销量,拿下中国品牌13年来首个年度轿车销量冠军。
2024年12月,比亚迪秦家族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成为“普惠型”产品代表,在这一核心细分市场建立起优势。截至目前,秦家族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40万辆。从0到100万辆,比亚迪秦家族用了9年半,但从100到240万辆,仅仅用时两年。
业内普遍认为,正是秦家族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比亚迪品牌的发展,极大地提振了比亚迪整体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信心,为后续其他车型的突围铺平了道路。
2024年比亚迪全年总销量突破427.21万辆,其中秦家族贡献显著,达到71万辆,占比16.6%。2025年1-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286.39万辆,其中秦家族销量39万辆,占比13.6%。
进入“下半场”,新一轮市场洗牌或将开始
近两年,秦家族持续进行技术迭代,加速产品焕新。2024年5月,秦L DM-i上市,搭载第五代DM技术。2025年2月,第二代秦PLUS智驾版推出,配备“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价格区间下探至7.98万元起。9月25日,第二代秦PLUS新车型上市,价格区间再次下探至6.98万元起。
据比亚迪王朝网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路天介绍,新车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已优化低至2.69L,“这一成果将通过OTA进行推送,所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PLUS DM-i车型都将得到推送,老用户也能享受到福利。”
“其实自第二代秦PLUS上市起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已经做过多次OTA升级,新增了约20项功能,在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等方面提升了用户体验。”路天告诉新华财经,“这一次我们同样在智能化方面做了进一步升级。”
路天举例称,例如在行车辅助方面,新增了通行效率优先和危险加塞提醒功能;在智能泊车方面,新增车头泊入车尾泊出、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偏置泊车等功能;在智能座舱方面,新增手车互联、镜像模式、隐私模式等功能,“还有NFC钥匙、车载ETC、智能语音、VTOL移动电站等实用配置”。
曾经汽车行业有一个说法,“得A级车者得天下”。回望秦家族的发展历程,它对比亚迪的意义远超单一产品的销量贡献,而是见证了比亚迪新能源技术从初步探索到获得市场认可的全过程,为比亚迪乃至中国品牌赢得了关键细分市场的话语权。
随着10万级新能源市场的崛起,入局的车型也越来越多。仅仅2025年,就有零跑B01、荣威D6、全新MG4、荣威M7 DMH、银河A7等多款高性价比车型布局这一市场,荣威M7 DMH更创新性推出了“五大件终身质保”。而合资品牌方面,也有大众ID.3聪明款、日产N7等热销车型低价焕新上市,成为有力竞争者。
此次第二代秦PLUS多款新车型上市并下调价格,也是比亚迪再次直面市场竞争,加强紧凑型家轿市场布局的应对之策。这场在主流市场的正面交锋,或将重塑A级车市场格局,真正考验各家车企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