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商务部举行2025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本届论坛有关情况。会上,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王宇鹏表示,近年来,中国同北欧国家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双向投资热度不减,绿色合作方兴未艾。其中,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合作新热点。
湖北省商务厅厅长龙小红在发布会上回答中国证券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截至目前,湖北累计设立欧资企业775家,利用欧资40亿美元。本届北欧活动上,湖北也将策划一批对欧招商项目,目前各市州正在开展项目预热、线上推介和线下对接工作,确保优质项目与资本高效触达,也将力争再促成一批项目落地,让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红利。
论坛“磁吸效应”正持续显现
王宇鹏介绍,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北欧国家的经贸合作长效机制,自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届,为促进湖北省对欧交流、推动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龙小红介绍,今年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拟于10月14日—16日在湖北武汉举办,将以“支点湖北智链全球”为主题,举办1场开幕式、5场重大活动,12场专题活动。本届论坛将如期开展,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龙小红说,论坛的“磁吸效应”目前正在持续显现,更多北欧高端要素资源在鄂集聚。瑞典宜家、医科达等北欧龙头企业已在鄂设立区域总部或生产基地,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欧洲精品馆以及佛罗伦萨小镇等平台,丰富了湖北乃至中部地区消费市场供给。现在,挪威三文鱼、冰岛甜虾、丹麦曲奇等欧洲优质商品正通过武汉的市内免税店销往全国,湖北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重要节点。
北欧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
谈及中国与北欧国家经贸合作情况,王宇鹏表示,近年来,中国同北欧国家经贸合作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贸易规模稳步扩大,双向投资热度不减,绿色合作方兴未艾。
具体而言,王宇鹏介绍,双边贸易量质齐升。2024年,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531.7亿美元,增长8.5%。今年1月至8月,中国与北欧五国贸易额达到379.6亿美元,同比增长7.1%,增速是同期中欧贸易的两倍多。其中,药品、精密机械是北欧国家对华出口的主力军,电机电气设备、车辆等高附加值产品占比稳步提升,双边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北欧企业持续加码在华投资。王宇鹏表示,截至目前,北欧五国累计对华直接投资超过150亿美元,其中瑞典、丹麦对华投资额均超过50亿美元,位居欧洲国家前列。北欧企业普遍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看重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
电动汽车及电池产业成为合作新热点。王宇鹏介绍,北欧国家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先行者,电动汽车渗透率较高,比亚迪、蔚来、小鹏等一大批中国新能源汽车已成功进入北欧多国市场,获得当地消费者青睐。
助力欧资持续加码湖北
关于湖北在吸收欧资方面的做法,龙小红介绍,一是形成了向欧招商大格局。以欧洲为重点,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向欧招商体系。
二是提升向欧招商靶向度。湖北省专门出台了《新发展阶段创新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高水平推进面向全球的精准招商,也助力欧资持续加码湖北。法国电力、西门子、液化空气等9家欧洲跨国公司高管受聘为湖北省省长国际企业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东风与斯特兰蒂斯、沃尔沃的合作也成为中欧合作的重点项目。
三是打造向欧招商强磁场。提升国家级经开区经营质效,大力引进“专精特新”欧资企业入驻。今年1—8月,湖北全省有6个国家级经开区利用外资增速超30%。
四是优化外资发展好环境。深入实施武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动在电信、医疗、文旅等领域高水平开放。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推动蓝湖资本等一批基金相继落地,引进路特斯科技、黑芝麻智能等境外上市企业返程投资。全周期优化外资服务,召开外资企业圆桌会议,举办外企沙龙、早餐会等对话交流活动,协调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