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贾璐
根据界面智库与瀚闻资讯统计,2025年8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贸易延续结构分化特征。进口方面,国内市场对进口电动载人汽车的依赖度持续走低,进口规模继续收缩,同比降幅仍较为明显。,出口增长动能则进一步增强,在电池技术、智能配置与制造体系持续优化的推动下,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8月出口量与出口额均实现同比、环比双增,全球市场拓展步伐加快。
从细分市场看,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继续沿差异化路径演进。乘用车领域仍延续“以价换量”策略,纯电动、插电混动及非插电混动车型均价同比降幅介于9%–26%之间,带动乘用车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83.95%。客车领域则呈现“量价齐升”与技术路线分化并存的格局。纯电动客车凭借成熟的产业链与持续优化的成本控制,出口量保持稳健增长,同比上升2.13%;混合动力客车在低基数基础上实现快速放量,出口量环比大幅增长566.67%,均价亦同步攀升,显示出强劲的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复苏势头。
一、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动能强劲,乘用车以价换量策略深化

1-8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进出口贸易延续强劲增长态势,累计总额突破435.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实现22.34%的显著增幅。其中,出口端表现尤为突出:1-8月累计出口金额达4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29.98%;出口数量更创下225.59万辆的佳绩,同比大幅增长53.21%,且增速较1-7月进一步加快4.63个百分点,增长动能持续释放。
从分月数据来看,8月市场增长势头格外亮眼,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规模再攀月度新高。当月出口总额达65.24亿美元,不仅实现57.85%的同比高增,环比亦增长11.11%;出口量同步攀升,8月当月出口35.89万辆,同比增幅飙升至83.40%,环比增幅也达到10.42%。价格维度上,8月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平均单价为18179.31美元,同比下降13.93%,环比微增0.63%,价格走势趋于平稳。

在产品结构层面,8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呈现出显著的分化特征,乘用车与客车两大核心品类在出口规模、增长速度及价格走势上表现出明显差异。乘用车仍在整体市场中占据压倒性份额,8月乘用车出口数量、出口金额在电动载人汽车市场总量中的占比分别高达99.61%和95.62%。具体来看,8月乘用车出口金额达62.39亿美元,同比增长58.98%;出口数量为35.75万辆,同比增长83.95%;对应的出口均价为17451.47美元,同比下降13.57%,“量增价降”的态势表现得尤为显著。
在乘用车细分车型中,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价格同比跌幅最大,纯电乘用车紧随其后。8月纯电乘用车、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均价分别为16674.05美元、20466.42美元、15105.38美元,同比降幅分别达14.84%、25.98%和9.36%。

相较于乘用车,8月客车出口呈现“量价齐增”的特点,且细分车型在增长节奏与价格表现上差异显著。具体来看,8月客车出口数量为1394辆,同比增长3.95%,环比增长0.94%;出口金额达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6.63%,环比增长8.44%;均价也呈现上涨趋势,达到204829.94美元,同比增长31.44%,环比增长7.43%。
从细分品类看,纯电动客车是客车出口的绝对主力。8月纯电动客车出口数量达1294辆,同比增长2.13%,环比下降5.27%;均价为208713.88美元,同比增长32.93% ,环比增长8.37%。而混合动力客车8月出口数量达100辆,同比增长35.14%,但环比大幅增长566.67%;均价为154571.70美元,同比增长13.96%,环比增幅飙升至981.12%。
二、8月TOP10出口来源地格局洗牌,沪皖苏形成新头部阵营
1-8月,上海市以90.16亿美元的出口额继续领跑全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但同比小幅下滑1.67%。江苏省以53.24亿美元稳居第二,并实现136.04%的爆发式增长,增速显著。广东省位列第三,出口额为39.8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7%。1-8月TOP10来源地出口金额合计达352.88亿美元,占全国电动载人汽车总出口额的85.89%,头部省市的主导格局稳固。

与7月相比,8月TOP10来源地的出口格局迎来“洗牌”。上海市(17.52亿美元)稳居第一,与安徽省、江苏省共同组成新的头部阵营。湖南省未能延续此前的出口良好态势,跌出前十行列,四川省则成功入围。

8月,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对全球出口电动载人汽车同比增速最高TOP5省份分别是山西、贵州、安徽、甘肃和吉林;最低TOP5省份分别是宁夏、西藏、海南、四川和湖北。全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增速呈现两极分化现象,10个省份增速超过100%,9个省份出现负增长。
三、8月电动载人汽车全球渗透广度与速度并进,新兴市场全面开花

1-8月,中国对全球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贸易额最高的目的地是比利时,为44.98亿美元,同比下降6.62%;其次是英国,为39.17亿美元,同比增长26.72%;第三是阿联酋,为25.13亿美元,同比增长85.90%。TOP10目的地合计为231.43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33%。与1-7月相比,TOP10目的地新进入的国家/地区是德国,而退出的国家/地区是印度尼西亚。

8月,中国对全球电动载人汽车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速最高的TOP5目的地分别是阿根廷、捷克、萨尔瓦多、坦桑尼亚和尼日利亚。对115个国家/地区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实现同比正增长、对42个国家/地区的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出现同比负增长。

从出口目的地所属大洲维度分析,8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展现出“广度持续拓展,增长多点开花”的显著特征。当月出口共覆盖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网络进一步扩大,渗透能力持续增强。亚洲作为覆盖国家 / 地区数量最多的大洲,共涉及 49个市场,8月实现出口额 25.47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8.54%,展现出较强的基本盘支撑作用;欧洲市场保持稳健增长,出口额达28.64亿美元,同比增长72.63%,显示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在成熟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同时,新兴市场表现尤为亮眼,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重要力量。非洲延续强劲增势,8月出口额同比激增272.89%;大洋洲则成为当月最大亮点,出口额同比增幅高达300.05%,位列各大洲增速首位,显示出新兴市场正在成为中国电动载人汽车出口的新增长极。南美洲市场也实现稳步扩张,8月出口额同比增长212.58%。
四、8月中国电动车产业生态出海加速,全球竞争力迈向新阶段
8 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行业的海外拓展进入 “深度布局与效率提升并行” 的新阶段,在全球市场的渗透力与产业链掌控力同步增强,叠加贸易环境的阶段性优化,行业出口延续爆发式增长态势,1-8 月累计出口量已达 225.59万辆,同比增长 53.21%,远超去年同期增速。
8 月,企业海外本地化生产网络加速成型,全球化制造布局迈入实质落地期:比亚迪泰国工厂实现里程碑式突破,于 8 月 26 日首次向欧洲出口电动车,首批超 900 辆车型销往英国、德国、比利时等核心市场,标志着其东南亚生产基地正式升级为辐射全球的制造枢纽;长城汽车巴西工厂于 8 月 15 日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达 3 万辆,首推哈弗 H6 汽油版与混动版车型,未来还将投产乙醇混合动力车型,预计 2028 年产能将提升至 5 万辆,凭借收购的成熟厂房与本地化适配车型,快速切入南美市场;零跑汽车则提前布局欧洲制造,宣布将欧洲基地落地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借力 Stellantis 集团的产业资源,计划明年三季度投产 B10、B05 两款车型,为深耕欧洲市场奠定产能基础。
贸易环境优化与物流通道升级形成双重助力,为出口增长保驾护航。8 月 12 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自当日起再次暂停实施相互 24% 的关税 90 天,虽仍保留 10% 剩余关税,但阶段性降低了贸易成本,为中国车企拓展北美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物流端,零跑汽车与欧洲滚装运输巨头格里马尔迪集团深化合作,8 月 8 日 “GRANDE TIANJIN” 号专用汽车船首航欧洲,单次装载超 2500 辆电动车,通过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提升出口效率,支撑其欧洲市场扩张计划。
在产业链协同与技术输出层面,中国车企的全球产业生态构建步伐持续加快。零跑汽车实现产业链能力向外延伸,旗下子公司凌骁能源自研的电池包正式对外供应,电芯采购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目前已斩获超 5 家新能源商用车客户订单,同时与犀重新能源等企业深入洽谈,标志着中国车企从整车制造向核心零部件供应的多元化转型;奇瑞汽车则通过技术合作加速布局新兴市场,不仅与巴基斯坦企业洽谈共建电动汽车工厂,还联合沙特安利捷汽车于 8 月 11 日宣布进入伊拉克市场,计划四季度起分销 Omoda、Jaecoo 两大品牌多款车型,覆盖燃油与插混品类,以全产品线适配不同市场需求。
8 月,企业在细分市场与区域布局上亮点纷呈:极氪汽车精准切入澳洲高端市场,推出配备全栈 800V 高压系统的极氪 7X,预售价 5.79 万澳元(约合人民币 27.1 万元),提供两种电池配置选择,以技术优势叩开发达国家市场大门;江淮汽车聚焦东南亚商用车赛道,8 月 19 日正式进驻印尼市场,推出江淮T9 EV、江淮N90 EV、江淮N35 EV轻卡三款电动商用车,填补当地电动商用车市场空白;奇瑞旗下 Omoda、Jaecoo 品牌通过经销商合作模式进入伊拉克,借助本地渠道资源快速实现市场落地,进一步完善中东市场布局。
总体而言,8 月中国电动载人汽车行业通过 “制造全球化、物流专业化、链条延伸化、市场精准化” 的多维举措,实现了从产品出口到产业生态输出的深度进阶。本地化产能的落地、贸易成本的降低、核心零部件的外供突破,共同推动行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升级,为全年出口目标的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