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夏治斌石英婧广州报道

(本届广州车展共展出1085台展车,其中全球首发新车93台,新能源车型629台。夏治斌/摄影)
11月21日,气温依然徘徊在十几摄氏度,在这份岭南特有的暖意下,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如期登场。
这场持续至11月30日、规模达22万平方米的行业盛会,它是中国汽车产业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一次盛大阅兵,更是观察市场格局演变、预判车市竞争走向的关键窗口。
相关数据显示,本届广州车展共展出1085台展车,其中全球首发新车93台,而新能源车型达629台。这些以电动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产品,集中展现了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从参展阵容来看,全球主流车企齐聚羊城,既有国际豪华品牌的电动化转型成果,也有比亚迪、鸿蒙智行等本土企业的技术突破,还有上汽大众、上汽奥迪等合资品牌的焕新动作。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汽车行业资深顾问梅松林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道,中国汽车市场早已进入新能源车主导时代,新能源车占比还将持续攀升,这在世界主要汽车市场中是绝无仅有的。“这有点像中国的电话市场,移动电话快速崛起,其普及率很快超越了固定电话。”
车企电动投入进入收获期
629台新能源车在1085台展车中占比过半,这一数据背后,勾勒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型的清晰轨迹。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保有量较2020年实现5.4倍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至50.2%,远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占比20%”的目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新车销量首次超过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50%,达到了51.6%,标志着汽车市场结构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记者注意到,本届车展的新能源车型占比进一步印证,电动化已经从“选择项”变成“必选项”。不仅如此,上述趋势在参展阵容上得到极致体现:无论国际巨头、国内大厂还是新势力品牌,无不将电动化产品作为其战略重心,带来了多款决定未来市场格局的重磅车型。
更值得关注的是,新能源展品的产品谱系更加完善,从微型代步车到豪华旗舰,从家用轿车到性能跑车,参展车企带来的产品几乎覆盖了所有细分市场。技术路线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除了主流的纯电动车型外,增程式、插电混动等混合动力技术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以奥迪E5 Sportback为例,这是AUDI品牌的首款量产车型,融合先锋美学设计、领先智能科技与纯正奥迪驾控基因,其开发过程充分考虑了全球标准与中国市场的特殊需求。车展期间,E5 Sportback还推出融合AUDI品牌代言人郑钦文个性主张与冠军精神的特别版车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称,新能源车型在本届广州车展中占比近六成、2025年10月份的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比突破50%,这些都标志着中国车市已实质性迈入“新能源主导”阶段。这不仅是消费偏好的结构性转变,更是产业政策、技术积累与基础设施协同演进的结果。
“从供给端看,无论是国内的本土企业,还是大众、奥迪等合资品牌,均已将电动化作为战略重心,说明传统车企整体转型节奏虽有快慢,但方向明确、投入坚决。”江瀚补充道。
记者注意到,本届广州车展上,岚图“三旗舰”矩阵集体亮相,其中“新时代旗舰四座MPV”岚图梦想家上市。在发布会现场,岚图汽车董事长、总经理卢放回顾了岚图梦想家代代领先的傲人成绩:今年前10个月,岚图梦想家累计销量增速第一,单车均价突破40万元,持续蝉联高端MPV销量冠军,每卖出3台高端MPV,就有1台是岚图梦想家。在权威第三方调研中,岚图梦想家更获评“最受用户推荐新能源MPV”,实现销量与口碑双丰收。
合资品牌步入转型深水区
曾经在燃油时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合资品牌,在经过战略调整与产品蓄力后,正试图发起一场全面的战略反攻。它们以本土化智能生态、用户共创机制和差异化动力路线重构竞争力。
“在新能源与燃油车并行的时代,上汽大众始终坚持‘油电同进’的战略。我们不仅是电动领域的开拓者,更是燃油市场的深耕者。过去两年,随着途观L Pro、帕萨特Pro、途昂Pro的陆续推出,我们成功树立了‘聪明油车’的智能形象。”11月17日,在朗逸Pro发布会上,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大众品牌营销事业执行总监李俊对品牌战略进行了清晰阐述。
面对不可逆转的电动化浪潮,合资品牌普遍选择采取“燃油+新能源”双线并行的企业发展策略。车展期间,上汽大众携ID. ERA概念车及其量产动态参展,宣告其“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再度进阶,ID. ERA概念车是大众品牌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作为合资2.0时代上汽大众的关键落子,ID. ERA诠释了“高智感、高情感、高辨识”的产品理念。
过去一年,上汽大众以“油电同进、油电同智”战略为指引,大力完善燃油产品矩阵,推出油车智能化的标杆Pro家族。而这种“油电同智”策略,既保留了燃油车在续航、补能和成本上的优势,又回应了用户对科技感的核心诉求,实现“油车不输电车”的智能体验。
本届广州车展上,帕萨特Pro、途观L Pro、途昂 Pro以及朗逸Pro联袂到场助阵,展现了Pro家族从中高级到主流、从大型到家庭用车的多元化矩阵,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在燃油车领域,全新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乾崑技术的燃油车,在设计、科技与性能层面全面突破。本届广州车展期间,其两款旗舰动力车型即将启动交付。
江瀚告诉记者,合资品牌虽拥有制造工艺与品牌积淀优势,但在电动化转型中普遍滞后,其突围空间取决于能否摆脱对燃油车利润的依赖,真正实现本土化研发与敏捷组织变革。
对于合资品牌的双轨并行战略,梅松林向记者分析道,合资品牌的双线并行策略不可取,除非一个企业资源足够丰富、人才足够多。“最好在这两个策略中选择一个为主,另一个为辅。对国际传统车企,适合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对本土传统车企,最好选择以新能源车为主,毕竟中国市场是以新能源车为主导,本土车企须跟随整体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国际车企则不同,它们还有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那些主要国际市场还是以传统燃油车为主导的。”
“智能化”成核心比拼维度
与往届相比,本届广州车展的技术展示属性更为凸显。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势力品牌,它们都将技术研发成果作为吸引关注的核心抓手,智能化更是成为所有品牌的必争之地。
本届车展上的1085台展车,不仅体现了显著的规模优势,其底层技术内核更实现了质的飞跃。据了解,各大品牌竞相在智能驾驶、超充补能等核心技术领域展示最新成果。
江瀚告诉记者,未来三年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主线将由“单一产品竞争”转向“技术—生态—品牌”三位一体的综合较量,其中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生态整合能力将成为决胜关键。
比如,高通8295芯片几乎成为中高端车型的标配。像奥迪E5 Sportback,其全新AUDI OS操作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295车规级芯片,以iPhone式的车机交互体验,打造更懂中国用户的全新一代超感互动数智座舱。此外,在辅助驾驶领域,奥迪深度联手Momenta,共同打造行业首个融合“奥迪Driving DNA”与“端到端飞轮大模型”的辅助驾驶方案,不仅充分适应中国用户的多元驾驶偏好,更确保即使在辅助驾驶状态下,仍延续纯正奥迪驾控质感。
智能化体验已成为所有新车的核心价值。申万宏源研究报告显示,广州车展上智驾平民化、智能座舱—大模型深度融合宣告:智能化不再是加分项,而是入场券。油电同智也是此次车展一大看点,广丰、日产等车企都将推出自己全新智能化武装的燃油车,回到消费者的视线来。“我们认为2026 年将是智能化的决胜年,任何车企都将借助智能化重新分配份额。”
谈及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与潜在的挑战,江瀚告诉记者,中国汽车产业已在电动化领域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优势,涵盖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到充电基础设施,同时依托庞大内需市场形成快速迭代能力;在智能化方面,本土企业在智能座舱、城市NOA、车云协同等领域进展迅猛。“但关键短板仍集中于高端芯片、基础软件、高精度传感器及工业设计工具链等‘根技术’环节,对外依存度较高,易受地缘政治扰动。”
面对“优势与挑战并存”的格局,智能化无疑成为决定未来竞争走向的主赛场。银河证券研报指出,智能化正从附加功能蜕变为汽车竞争的核心胜负手。在当下汽车产业的宏大变革之中,智能化正无可阻挡地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深刻重塑着汽车行业的格局与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