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晚间,钛白粉龙头龙佰集团(002601.SZ)公告披露,其控股子公司云南冶金新立钛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新立”)已就氯化法钛白粉技术秘密遭侵犯事宜,向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将前高管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及河北燕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燕钢”)列为共同被告,索赔经济损失及维权开支共计13.11亿元。
对于上述纠纷,《中国经营报》记者联系龙佰集团采访,对方回应称“以公告为准”;记者致电河北燕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公告显示,涉案技术秘密为云南新立引进并采取严格保密措施的大型氯化钛白粉生产线建设工艺与生产技术,属于钛白粉行业的“卡脖子”核心技术。氯化法工艺因低碳环保、产品质量优成为行业发展方向,但其技术壁垒高,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国内仅有龙佰集团及少数企业掌握规模化生产能力。
龙佰集团方面表示,此次起诉旨在坚决制止侵权行为、销毁相关技术载体并追回经济损失。
记者了解到,龙佰集团于2019年以8.82亿元收购云南新立,并凭借自身技术实力与运营能力,推动其停产两年之久的6万吨/年氯化法老生产线复产。
据悉,上述三名自然人被告均为云南新立前核心管理人员。2007年至2019年期间,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等人曾分别在该公司管理层或主要技术岗位任职。其中,刘建良曾担任云南新立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云南省认定的“氯化钛白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
公告指出,江书安、赵泽权于2019年下半年入职河北燕钢关联公司后,利用掌握的云南新立技术秘密,为后者氯化法钛白粉生产线的规划、设计与建设提供服务,进而引发侵权纠纷。
该侵权纠纷已进入司法程序超过三年。2022年11月,云南新立发现技术秘密涉嫌遭侵并向公安机关报案,案件随后被正式立案侦查。2025年5月,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已对刘建良、江书安、赵泽权等三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刑事案件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宣判。
值得关注的是,被告方河北燕钢正在推进大型氯化法钛白粉产业布局。公开信息显示,河北燕钢正通过全资子公司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投资120亿元建设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法钛白粉和碳素材料三个项目。其宣称采用“世界一流的亚纳米级氯化法钛白粉工艺技术”,同时配套废盐水综合利用技术,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操作、单线产能规模大、“三废”排放少、氯气循环利用等特点,打造百万吨级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基地。
此外,天眼查信息显示,2025年5月30日,河北吉诚新材料公司曾起诉云南新立,案由为“确认不侵害知识产权纠纷”,该案于6月26日在河北雄安新区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涉案金额50万元,目前该案尚未终结,至此双方形成互诉局面。
作为全球最大钛白粉生产商,龙佰集团目前拥有66万吨/年氯化法产能,稳居国内第一、全球第三。公司在氯化法钛白粉生产技术引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研发及项目并购等方面,累计投入资金超100亿元,首创硫氯耦合绿色制造技术,攻破被国外垄断的大型沸腾氯化“卡脖子”技术,取得氯化法产业专利技术280余项,完成项目成果评价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