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竖店”,又上新了。
近日,记者从位于嘉定安亭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了解到,园区今年的重点项目——古装微短剧内外景基地,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前几年,16位上海退休阿姨自费赴浙江横店包剧组翻拍《甄嬛传》的新闻,还让人记忆犹新。当上海这个占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的古装基地开放后,除了大小剧组,乐于在镜头前展示自己的阿姨爷叔、俊男靓女们,也可依托这片场地,“足不出沪”拍一场古装戏。
这也意味着,作为姚记科技集团下属文创产业园区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要进军文旅市场了。
预计年服务剧组50个以上
以高耸的城墙为背景,将士们可在开阔的校场操练;再走几步,亭台楼阁映入眼帘,街头的茶坊酒肆正在等待主角出现;推开院门,看一眼雅致的庭院水景,心也静了下来……
穿梭在园区的古装拍摄基地外景区域,记者连连发出感叹,一年前,这片沿河区域分明什么也没有。
眼下,配备瞭望塔和城门的城墙区域,包含商铺、戏台的古风街,还有建了九曲桥的状元府邸,一共5000平方米的外景区域全部建设完毕。待包含皇宫大殿、王府、各类寝宫、御书房、御膳房等主题模块化场景的内景区域置景完成,好戏就将上演。
事实上,已有好几个剧组计划在此开机拍摄短剧。“有的剧组甚至已经等不及,找别的地方开拍了。但我们觉得,这事儿急不来。”姚记科技旗下短视频公司、上海西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杨解释,这个项目填补了上海汉唐风古装场景缺口,业内关注不少,越是如此,园区越不能因为赶着做生意而降低置景陈设标准。
在此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的大背景下,微短剧精品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不只是低俗化、同质化内容将被淘汰,整个制作都要往精细、精品方向靠。作为片场的园区,自然不能在新的古装项目上“掉链子”。
通常来说,一部短剧几天就能拍完,夜间拍摄是基本操作。配备灯光系统和影视专用电源布点的新基地,能够支持日夜场景拍摄,因此,园区给到了这样的估算数据:正式投用后,项目预计年服务剧组50个以上,场景利用率预计达85%,单场景日均支持2-3组拍摄。
老人孩子都可“片场一日游”
除了服务剧组,园区还计划发展文旅。这也是“前辈”横店的做法。
5A级旅游景区横店影视城,很早就开始提供定制服务。其官网定制主题游板块介绍,游客可“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微电影、体验影视特技特效、吃明星同款剧组盒饭、剧组探班”,影视城“有自己的微电影制作团队,专为游客朋友拍摄。剧本内容齐全、形式多样,供您挑选……”
2022年,16位上海退休阿姨为过戏瘾、赴横店包剧组翻拍《甄嬛传》的新闻,就发生在那里。据媒体报道,这个特别的旅游团,三天两晚人均花费4000元,“包括大巴的费用,餐饮住宿、其他景点门票,包括整个剧组、场地、道具、电影制作等所有费用在内”。
丰富的拍摄场景,齐全的服化道具,专业的服务团队,是横店影视城做微电影、微短剧体验游的底气。作为靠短视频和微短剧打响名气的“竖店”,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也在发力提升各项要素。
这几天,园区正忙着接收“数以万计”从横店、苏州、徐州调拨而来的道具。于杨介绍,“加上我们的古装和现代装服饰库存,光库房面积就有好几千平方米了。”普通人要“蜕变”成演员,妆造也很关键,为此园区特意请来了去年某热播电视剧的妆造团队驻场。
记者了解到,前不久已有旅行社主动找过来做“片场一日游”。时间是上午11点到傍晚5点,流程包括剧本讲解、角色确定、化妆、换衣服、拍定妆照、到绿幕影棚拍摄剧情片段,包一顿午餐。
“古装基地开放之后,相信会有更多旅行社跟进‘一日游’古装项目,提供从市中心往返的行程。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我们也希望尽可能地多准备些片段内容,让游客在化妆师、摄影师、执行导演、场务在场的片场,感受实景拍摄的乐趣。”于杨顺势发出邀请:“老人可以拍《甄嬛传》,小朋友可以拍《方世玉》,所有想要体验‘仗剑走天涯’、拍戏圆梦的人,都可来这里体验。”
至于价格,园区方面表示还要待内部测试后进行测算,“服务银发群体的文旅项目,打包价不会定得太高”。
紧跟行业变化而变化
坐落在工业气息浓厚的曹安公路,做影视文化内容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算是“异类”。周围都是制造业工厂,园区的前身也是姚记扑克的生产厂房。2020年夏天,才在嘉定区支持下完成“华丽转身”,开放了3000多平方米的拍摄场景。
从信息流短视频广告到直播,从小程序短剧到平台定制短剧乃至中剧,几年来,园区见证了行业的迅猛发展和激烈竞争,紧跟着行业的变化而变化。
“在信息流短视频最好做的时候,我们过去设置的‘格子间’场景是够用的。一般来说,拍摄团队也就几个人,两三个小时就能完成。直播对场景的要求也不算高。但短剧飞速起来的这两年,不变不行。”于杨介绍,一方面是观众需要精品内容,场景也要跟着精细化、丰富化;另一方面,剧组要严格控制成本,园区要“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才能吸引长三角、尤其是上海本地的剧组。
今年以来,大批微短剧剧组向园区“提要求”:内景基本够拍了,外景能否尽快丰富起来?对剧组来说,不论是二三十人的小组还是六七十人的中型组,转场拍摄都是费时费力费钱的事。园区加快建设古装基地正是为了回应这些需求,避免业务流失。
但在新项目建设之初,园区遇到了困难。其搭建的室外场景属景观性质,主要用途为拍摄,不涉及居住、生产,不属于建筑物范畴,没有相应的报建范围。日常与园区对接的绿地经济城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实地走访企业了解情况,随后报嘉定区委宣传部、安亭镇研究解决。属地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集了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逐一为企业解决在外景搭建中碰到的问题和具体操作路径,这才让古装基地顺利开工。
在自身可控的范围内,园区也在想方设法增加现代剧所需的外景。比如西亭文化办公楼下,有雅致的门头招牌和气派的大堂,俨然是星级酒店的迎宾区模样。但实际上,这是为剧组拍酒店戏准备的。此外,商业街的外景也在计划中,将通过张贴外立面的方式呈现,届时可搭配园区内的双向单车道拍摄男女主逛街、偶遇的戏码。
就连园区内生长了20多年的树木和草坪、水池也将被充分利用,设置为不同风格的外景拍摄区,颇有些“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味。
把生态做起来,把服务做好
从占地面积来看,只有200多亩的上海国际短视频中心,确实无法与5万多亩的横店影视城、约1176亩的象山影视城相比。园区也很清醒,“不必和同行‘比大小’,更重要的是向内求索,把产业生态做起来,把服务做好。”
去年4月,喜马拉雅喜豹传奇公司、华誉影视和姚记科技共同启动“喜报计划”,依托各自在内容IP、影视项目拍摄制作、发行销售方面的优势,合力打造完整的微短剧生态圈。换句话说,只要有剧组找过来,园区可以提供IP、提供场地、提供投放,做全链条的扶持。
生活服务配套方面也更加完善。去年记者到访园区,新的住宿楼还在建设中,眼下那里已然“人丁兴旺”。前台的宿管阿姨介绍,楼内共有约230间房,房内配备空调、冰箱、洗衣机、烧水壶等设施和独立卫浴,方便剧组拎包入住。除了在园区内长期进行直播的长租房客,其他房间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剧组进进出出。
上个月同时有多个剧组拍摄时,房间全部爆满,园区方面不得不购买了几十张行军床临时加床。眼看着住宿需求不断增加,园区还开始着手改造原来的员工宿舍。
住宿的人一多,餐饮的需求也同步上来。在住宿楼一楼,记者看到了比原先大了几倍的食堂和小超市。除了普通的自选菜窗口,食堂内还新增了两家地方菜系档口。熬夜拍摄对剧组来说是“家常便饭”,为了给辛苦工作的演职人员补充体力,食堂每晚11点到12点还会提供物美价廉的夜宵。
园区内部的火热,也在向外溢出。于杨介绍,住宿楼满房时,剧组会在附近的酒店旅馆住下,一订就是二三十间房。大量年轻人的聚集还带动了周边餐饮店铺和商超消费。最近,连租车公司都嗅到了商机,主动接洽,想做现代剧拍摄豪车租赁的生意。
可以预见,这个微短剧生态圈的伙伴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