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1日讯(记者沈娇娇)在“考公”热潮下,中公教育(002607.SZ)、粉笔(02469.HK)、华图山鼎(300492.SZ)三家“公考”巨头并未赚得“盆满钵满”,还面临着被中小机构蚕食份额、较高额度的退费负债等挑战。
近年来,就业竞争加剧背景下,考公、考编热度持续攀升,整体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人数3.97万人、报名人数超322万人,省级公务员招录考试报名人数已经接近800万人。
庞大的市场需求之下,上半年,三家公考巨头中仅有华图山鼎一家实现了营收、净利同比增长;中公教育和粉笔则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

数据来源:Wind 财联社记者整理
同时,公考巨头们面临着被中小机构蚕食份额的挑战。中公教育在财报中表示,随着培训从业人员不断增加,叠加小红书、抖音、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大量个人IP工作室及地方培训机构由此快速产生,市场加速两极分化。
这些区域性中小机构通过低价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加剧了市场竞争态势。华图山鼎亦表示,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同类机构增多,特别是小机构的不断涌现,导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此外,较高额度的退费负债亦是考公机构未来的“不确定因素”。部分考公机构都设有“协议班”,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学员通过笔试/面试等)才确认收入,否则签协议学员可以获得全额或部分退款。今年8月,“中公教育1.7万退款分17年退完”一事登上热搜,揭露了部分考公机构退费难的问题。
对此,中公教育在中报中指出,公司近年来因市场环境变化、业务调整等因素,出现了退费难的问题,部分学员反映退费周期过长、分期退费等情况。如果公司未能妥善处理学员的退费需求,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市场声誉和客户信任度,进而对整体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从具体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公教育“待退费负债”为4.82亿元;华图山鼎“与考试通过相关的合同负债余额”为3.07亿元,并指出此数据是待考试成绩出来后可退费金额的上限;粉笔的“退款负债”为1.28亿元。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三家公司均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试图让AI成为公考巨头与中小机构竞争的重要力量,并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其中,粉笔基于自研的AI模型于4月推出行业内首个AI类大班课程——AI刷题系统班,定价399元,AI刷题系统班已销售约5万人次,收款约2000万元;中公教育则在上半年推出了行业首款AI就业学习机及匹配不同阶段的就业服务产品,该业务板块整体销售规模已超过5000万元。华图山鼎则在财报中表示,公司研发升级了个性化辅导、AI批改、面试AI点评等诸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