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沪指再度站上3500点。周二,光伏板块直接“炸场”——亚玛顿上演“地天板”,多晶硅期货涨停,光伏龙头ETF开启狂飙!这哪里是炒股?这是坐上了火箭啊!这背后,可不止“牛市”那么简单,或许还隐藏着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终极密码!
光伏行业走到今天,到底经历了什么?从价格战打到“负毛利”,这几年光伏圈就一个字:卷!硅料价格从30万/吨暴跌到4万/吨,组件报价低至每瓦6毛多,企业每卖一块板亏一杯奶茶钱,一旦停产,亏得更多!有网友辣评:“这哪是做生意?这是做慈善啊!”
这么卷下去,何时熬出头?于是,官方果断“出手”了。首先是人民日报在一篇文章中讲道,“内卷式”恶性竞争违背了经济规律,破除“内卷式”竞争,是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必然要求。
紧接着,工信部紧急召集光伏大佬们开会,主题就俩字:“别卷了!”参与此次座谈会的企业家阵容强大——有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TCL中环董事长李东生等。会后,这些大佬们的反馈惊人一致:这大会,让俺们有信心了!
6月底,国内十大光伏玻璃厂商宣布:减产30%!这操作堪比“全班优等生约好一起不补课”——你不卷,我不卷,大家一起保饭碗!结果呢?亚玛顿上演“地天板”,多晶硅连续三日涨近10%,产业链上游价格出现回暖迹象。
我想说,光伏圈的这波操作,堪称“内卷界”的觉醒年代!从用价格“卷生卷死”,到合理规划产能的“抱团取暖”,证明了一个真理:卷到最后,两败俱伤;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未来,反内卷的故事也许不仅仅会发生在光伏圈。在汽车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虽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去年车企利润率却降至4.3%,盈利的品牌更是屈指可数;汽车零部件及配件行业去年利润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负债同比增长10.6%。为了降低价格和成本,有的企业甚至不惜偷工减料、减质减配,跟风模仿、恶意抹黑、虚假宣传……
“内卷”之下,不仅行业内耗,抑制了创新活力,还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资水平、政府税收收入、业界投资信心,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全局。
希望此次光伏“反内卷”行动,能成为一本“抄作业指南”。未来几年,或许会有更多行业经历一场“反内卷式的大洗牌”——没技术的出局,没创新的淘汰,没格局的,就凉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