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晚间,浙江棒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棒杰股份”或“公司”)发布关于重大诉讼案件暨进展情况的公告。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扬州棒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扬州棒杰”)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以下简称“兴业银行”或“原告”)起诉,案件目前处于一审阶段。涉案金额暂合计3.9亿元,其中包括借款本金3.87亿元及利息364万元。兴业银行要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归还借款,并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这已是该公司近期曝光的第二起重大债务违约事件,此前7月2日公告显示其光伏板块逾期债务总额已达9.67亿元。
公告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扬州棒杰于近日收到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传票》、《应诉通知书》等相关起诉材料,因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向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公告透露,2023年6月29日,扬州棒杰因生产经营需要,向兴业银行申请50,000万元项目贷款,双方签订编号为11202S123209《固定资产借款合同》。同日,公司与兴业银行签订《最高额保证合同》。2023年12月15日,扬州棒杰与兴业银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
现兴业银行因扬州棒杰违反合同约定逾期还款,宣布合同项下所有应付款项全部立即到期。并主张公司对扬州棒杰应承担的全部债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立即归还借款本金386,530,157.74元、利息3,635,655.74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偿付原告为实现债权支出的律师费48,000元;请求法院判令被告二对被告一上述付款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请求法院判令原告有权以被告一抵押的全自动硅片上料机(制绒)等设备折价,拍卖或者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请求法院判令原告有权以被告一抵押的全自动石英舟装卸片机(上下料)10台、全自动石墨舟装卸片机(PE-POLY)1台设备折价,拍卖或者变卖所得价款优先受偿;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负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以上暂合计390,213,813.48元(暂算至2025年3月20日)。
棒杰股份最近颇不太平。该公司7月2日晚公告披露,其光伏板块子公司在金融机构累计逾期或提前到期的借款金额高达9.67亿元,占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资产的322.51%,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这一数据较6月17日的8.72亿元新增近1亿元逾期借款,半年内债务规模激增近9倍。棒杰股份光伏业务主要由子公司棒杰新能源和扬州棒杰开展。
截至2025年一季度,棒杰股份资产负债率已飙升至94.83%,逼近资不抵债边缘。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11.09亿元,短期偿债能力几近枯竭。由于光伏子公司借款均由母公司担保,连带责任导致公司面临巨额代偿风险。近12个月新增诉讼涉案金额3.93亿元(占净资产130.96%)。更严峻的是,金融机构授信政策持续收紧,部分贷款被要求提前偿还,融资渠道基本关闭。
2022年,棒杰股份斥资116亿元跨界布局光伏电池及硅片项目,但转型遭遇行业寒冬:扬州10GW TOPCon电池项目:2023年9月投产后毛利率持续为负,2024年达-32.93%,全年光伏业务亏损超1.48亿元(收入4.52亿vs成本6亿)。扬州基地自2025年3月停产至今,江山16GW项目2024年三季度停工,光伏业务一季度收入归零。
6月初,创始人陶建伟以4.18元/股溢价转让5.03%股份予上海启烁,并将剩余14.91%表决权委托,套现9655.8万元后退出。新实控人黄荣耀宣称“化解债务”,但市场信心不足:公告次日股价高开低走收跌。目前,上海启烁需协调14家金融机构组成的债委会推动债务重组,若失败,资产拍卖或致控制权再动荡。
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棒杰股份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归母净利润-4863万元。2023–2025年,该公司累计亏损已超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