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导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7月14日发布。其中提到,加强金融审判工作。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将于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7月14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将集中于7月17日上市。从首批科创债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情况来看,均为机构投资者,包括信托、券商、银行等。此外,养老金产品也大手笔买入。
上证精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7月14日发布。其中提到,加强金融审判工作。依法严惩操纵市场、内幕交易、非法集资、贷款诈骗、洗钱等金融领域违法犯罪,加强金融领域非法中介乱象协同治理,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完善数字货币、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跨境金融资产交易等新兴领域金融纠纷审理规则。健全金融领域行政执法和司法审判衔接机制。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告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将于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8000亿元、6个月期6000亿元。
·海关总署于14日对外公布,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近日,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加强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的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到,加强网络风险预警,完善网络监测与网络抽检机制,强化对药品网络销售风险的早期精准识别,推动监管模式由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近日,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中广核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完成吊装,标志着该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上证聚焦
○机器人双龙头催化事件持续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活跃度上行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025年7月15日下午3时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等将参与此次见面会。
近期,机器人事件持续催化。智元机器人入主上纬新材,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管理团队共同持股的主体。此外,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本次采购的项目总预算为1.24亿元(含税)。
中航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产业趋势明确,至2030年全球累计需求量有望达约200万台,目前进入从0到1的重要突破阶段,看好新一轮行情启动,商业化落地可期,人形机器人有望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空间。
东吴证券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明显提速,差异化渐显,短期工业场景有望率先落地,长期发展空间广阔。随着产业政策密集出台,产业联盟、基金纷纷成立,融资数量大幅增长,推动产业形成“资金-技术-产品”闭环。
产业情报
○跨区电力交易机制落地电网设备需求释放成长新空间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其中指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要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依托跨电网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支撑电力保供。
中金公司表示,电网和工控行业2025年上半年基本面保持韧性,关注下半年业绩和估值修复机会。电网方面,1至5月国内电网投资保持高景气,特高压核准节奏虽慢于预期但有望在三季度快速追赶,面临新能源消纳压力,认为全年以及未来两三年电网投资均有望保持向上趋势。工控方面,2025年一季度以来部分行业需求持续改善,整体库存去化顺畅,但整体资本开支动能仍略显清淡,新周期有望窄幅波动。
华龙证券表示,展望2025年H2,电新行业有望延续积极趋势,2025年国内陆风装机有望达到100GW,海外高价值量订单外溢有望打开我国海风出口空间;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有望超过6500亿元,海外需求高增叠加国内电网投资增长有望带动电力设备放量,电网设备板块有望维持高景气。
公告快递
○华宏科技等上半年业绩预增
华宏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000万至8500万元,同比增长3047.48%至3721.94%。公司依托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技术积累与运营优势,有效把握市场机遇,推动稀土资源综合利用板块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并发展的稀土永磁材料产业,作为稀土产业链的重要延伸,凭借其在高性能材料领域的广阔前景,也实现了同步快速增长。
苏利股份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7200万至8600万元,同比增长1008.39%至1223.91%。因市场景气度提升,公司主要产品销量、价格及毛利率增长显著增强盈利能力。
华夏航空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2亿至2.9亿元,同比增长741.26%至1008.93%。受益于民航出行需求的持续改善,公司积极推动航班量增长,提升机队利用率,经营质量持续改善。
新易盛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亿至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至385.47%。因受益于人工智能相关算力投资持续增长,产品结构优化,高速率产品需求持续增加,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国泰海通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52.83亿至159.57亿元,同比增长205%至218%。因财富管理、机构与交易等业务收入同比显著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为本次吸收合并产生的负商誉计入营业外收入。
华正新材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700万至4700万元,同比增长271.02%至371.30%。公司积极开拓市场,销售持续增长,同时通过降本增效和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
生益电子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11亿至5.49亿元,同比增长432.01%至471.45%。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稳步推进产能布局调整,着力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巩固了在中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实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
盛和资源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5亿至3.8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受市场供需格局变化影响,稀土主要产品价格同比上涨。公司优化产品生产及市场营销,加强管理赋能及成本管控,主要产品销量同比上升,驱动业绩扭亏并实现预盈。
○高德红外签订8.79亿元日常经营重要采购协议
高德红外与客户签订了某型号完整装备系统总体产品采购协议,协议金额为8.79亿元。该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公司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方面的能力和地位已走到了先进行列,本协议金额占公司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2.84%。
资金观潮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市场兴趣提升
全球资管巨头景顺最新发布的《景顺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显示,当前新兴市场仍是主权财富基金的战略重点,但组合内部的优先次序正在发生转变,主权财富基金对中国市场的兴趣明显回升。
报告显示,在受访者的首选新兴市场投资重点中,59%的受访者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市场,位列第二。这是自2024年以来的重大转变,可能表明投资者对中国市场进行单独配置,与更广泛的新兴市场分开。大多数受访者(59%)预计未来五年将增加对中国资产的配置,其中亚太地区主权财富基金的比例为88%,北美主权财富基金的比例为73%。
主权财富基金认为,具有吸引力的当地回报、多元化效益以及扩大外国投资者市场准入是其配置中国资产的驱动因素。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是数字科技和软件、先进制造和自动化以及清洁能源和绿色科技。
○多只绩优基金积极布局
多只年内绩优的基金二季度规模显著增加。截至二季度末,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的规模较一季度末增9.1亿元,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等也实现规模增长。其中,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投资境内股票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高达94.67%,较一季度末的77.62%显著提升,十大重仓股全部更替;长城医药科技六个月持有混合等产品的股票投资占比也有所提升。
从已披露的基金二季报来看,公募普遍看好后市权益投资的机会,科技与医药是重要的布局方向。
○养老金买入科创债ETF
7月14日,首批10只科创债ETF发布上市交易公告书,将集中于7月17日上市。
随着上市交易公告书披露,首批科创债ETF背后买家浮出水面,机构投资者成为重要买主。从持有人结构来看,截至7月10日,8只科创债ETF的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均超过90%,其中部分科创债ETF机构投资者持有比例高达99%。
从首批科创债ETF的前十名基金份额持有人情况来看,均为机构投资者,包括信托、券商、银行等。此外,养老金产品也大手笔买入。其中,截至7月10日,中信证券信福晚年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中信证券信福华龄2号固定收益型养老金产品合计持有富国科创债ETF超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