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本动作频频的宁波奥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拉半导体”),一次IPO,一次曲线上市,却均未能圆梦A股。11月25日晚间,A股公司思瑞浦(688536)的一则重组停牌公告将奥拉半导体及其掌门人王成栋再度拉回聚光灯下,上市公司拟购买奥拉半导体股权。
一年半之前,王成栋手握一家上市公司双成药业(即“*ST双成”),同时还推动着奥拉半导体IPO,有意打造资本系族。时过境迁,如今变了一幅光景,旗下双成药业已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奥拉半导体去年IPO告败后,今年欲装入双成药业也未能成行。
IPO折戟、被“兄弟公司”并购告败,如今奥拉半导体走向被同行并购。对于王成栋而言,这步资本棋局可能已是其“下下策”。在这背后,究竟是投资人急于退出的迫切需求,还是王成栋当下境况的不得已选择。
将被同行兼并
昔日招股书中的同行,如今成为收购公司的“买家”,这一幕发生在思瑞浦与奥拉半导体之间。
11月25日晚间,思瑞浦宣布了一则重组停牌消息,公司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奥拉半导体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公司股票自11月26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跨界并购半导体以及公司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并购不断,单看思瑞浦与奥拉半导体的并购,也只是半导体行业并购整合浪潮中的一例。不过,由于奥拉半导体的资本往事,让这起并购获得颇高关注度。
据了解,奥拉半导体设立于2018年,公司主要从事模拟芯片及数模混合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已实现量产销售的产品有时钟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传感器芯片等,其中时钟芯片系公司的拳头产品。
成立之后,奥拉半导体发展迅速,2020年、2021年,公司营收规模接连跨上4亿、5亿台阶。2022年,王成栋顺势而为,开始推动公司科创板IPO,招股书也在当年11月获得受理。不过,奥拉半导体的IPO之路却未能走到最后,2024年5月公司撤单,冲A折戟。
从IPO市场退出后,王成栋对奥拉半导体的资本发展也另有安排。
2024年8月,王成栋旗下上市公司双成药业抛出了一则并购消息,拟收购“兄弟公司”奥拉半导体,还有意置出医药资产。由于同一实控人旗下资产并购,并且标的系市场炙手可热的半导体资产,这一收购也备受市场追捧,双成药业彼时二级市场股价也接连攀升。
但筹划近7个月,由于双成药业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上述并购在今年3月宣布终止。
距离前次并购终止逾8个月,奥拉半导体再度觅得新“买家”,系芯片同行思瑞浦。在奥拉半导体彼时IPO招股书中还曾提到思瑞浦,将其称之为“同行业先进企业”。
思瑞浦2020年9月登陆A股市场,2018年以前,思瑞浦主要产品为信号链模拟芯片,2018年思瑞浦开始涉足电源管理芯片领域,公司是一家从事模拟和数模混合产品研发和销售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11月26日,思瑞浦方面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奥拉半导体在时钟与电源芯片领域的专长,与公司在信号链和电源管理的产品矩阵高度互补,此次整合将有望增强思瑞浦在数据中心、AI服务器、5G通信等高成长赛道的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本次交易达成后,将助力双方在研发体系、客户资源、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深度协同,实现强强联合的良好效应。
未谈拢的估值会否再“拦路”
对于此次并购,思瑞浦尚未透露更多细节,不过就前次双成药业并购来看,标的估值颇为关键。
作为同一实控人旗下并购,双成药业并购奥拉半导体被市场视为水到渠成,这也从上市公司彼时股价走势可以窥见,但王成栋却未能推动这一交易落地。
对于当时并购终止的原因,双成药业彼时表示,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交易对价等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股权关系显示,奥拉半导体实控人为王成栋和 WANG YINGPU ,WANG YINGPU 系王成栋之子,两人合计控制奥拉半导体57.51%的股份。
据思瑞浦公告,此次并购初步确定的交易对方为 Hong Kong Aura Investment Co. Limited、海南璞愿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Ideal Kingdom Limited、宁波奥吉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奥如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宁波奥意芯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Key Brilliance Limited 、Light Brilliance Limited、Win Aiming Limited,其合计持有标的公司86.12%股份,本次交易对方的范围尚未最终确定。
二度推动奥拉半导体曲线上市,标的估值能否达到意见统一,也是这次并购能否成行的重要因素。
奥拉半导体当下估值如何,思瑞浦目前尚未透露。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2021年5月奥拉半导体股权转让中,公司彼时整体估值就已经达到100亿元。
从奥拉半导体业绩表现来看,公司2022年、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78亿元、4.72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分别约为-8.56亿元、-9.62亿元。2024年1—7月,公司净利扭亏,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38亿元,对应实现净利润约为3.07亿元。
反观上市公司业绩,2023年、2024年,思瑞浦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10.94亿元、12.2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3471万元、-1.9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思瑞浦实现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15.31亿元、1.26亿元。
截至最新收盘日,思瑞浦股价报148.18元/股,总市值约为204.2亿元。
某不愿具名的投行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按照目前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以及企业从亏损到盈利,说明公司已经在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公司估值也会出现较大提升。
王成栋连退两步
相比起奥拉半导体独立IPO,王成栋将其卖给同行无疑是其原本规划中的“下下策”。
王成栋1953年出生,最初发家是在医药领域,2000年设立双成药业,在其带领下,双成药业逐渐发展成为境内代表性的化学合成多肽医药企业,2012年成功在A股上市。
未囿于医药行业的成功,王成栋在全新赛道——集成电路行业进行开拓,2010年联合发起设立了泰凌微,并于2010年至2017年长期控制泰凌微。
或许是多次成功的创业经历造就了王成栋敏锐的商业嗅觉,多年执掌泰凌微的经历又充分加深了其对半导体行业的理解和认识。2018年,王成栋设立奥拉半导体,并于当年完成对印度奥拉的整合。在被收购前,印度奥拉主要从事模拟芯片相关IP授权服务,未建立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供应链体系,无自有芯片产品生产及销售业务,更不具备芯片产品市场开拓能力。
收购印度奥拉完成后,鉴于境内时钟芯片设计企业较为稀缺,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空间,同时结合对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的判断及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和渠道,王成栋及创始团队制定了时钟芯片产业化的发展战略。
手握一家医药上市公司的同时,推动半导体资产IPO,王成栋在资本领域看似顺风顺水。但随着奥拉半导体的撤单,王成栋一手打造的资本棋局戛然而止。
2025年以来,A股IPO市场活跃,其中不少来自半导体领域,也有不少系二度闯关IPO,但奥拉半导体没有卷土重来,而是“抄近道”,试图被“兄弟公司”收购。于王成栋而言,将奥拉半导体并入上市公司已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把优质半导体资产注入,置出医药资产,上市公司也能实现华丽转身。
未能料到的是,王成栋的这步保守棋局也没成行。
另外,作为王成栋旗下唯一上市公司,双成药业当下境况也不乐观,由于公司2024年营收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值,今年已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或许是迫于投资人退出的压力,或许是当下境况的不得已选择,王成栋为奥拉半导体找到了同行买家。
针对此次交易的后续,以及王成栋未来的半导体产业相关安排,北京商报记者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