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期落下帷幕。从披露结果来看,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半年度业绩亮点频现,稳健发展态势已然显现。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已有35家公司完成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相关公司预计合计实现净利润154亿元至168亿元。在这一业绩图景中,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牧原股份”)、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希望”)和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农发展”)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展望未来,农林牧渔行业前景被业内看好:从行业整体看,居民对优质农产品等需求增长带来消费升级机遇,叠加生物育种产业化等政策支持,农林牧渔行业有望全年延续稳健增长,为投资者带来亮眼表现。
龙头企业业绩亮眼
盈利能力修复明显
在深市农林牧渔行业半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收官之际,牧原股份、新希望和圣农发展等龙头企业业绩表现尤为亮眼,其盈利能力修复态势也十分明显,成为行业稳健发展的有力印证。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预计实现净利润102.00亿元至107.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9.97%至1190.26%;新希望预计实现净利润6.8亿元至7.8亿元,同比增长155.85%至164.07%;圣农发展预计实现净利润8.5亿元至9.5亿元,同比增长732.89%至830.88%。
谈及业绩增长原因时,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提升,主要原因为公司生猪出栏量较去年同期上升导致收入上升,且生猪养殖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年初至今,牧原股份在成本端持续发力,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kg下降到6月低于12.1元/kg。
新希望证券事务代表白旭波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计扭亏为盈,主要因为在2024年完成了多条场线的防疫改造,同时狠抓生产管理与2024年冬季和2025年春季的防疫工作,使上半年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在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的情况下,生猪养殖业务仍然实现同比扭亏。此外,公司饲料业务亦持续优化,在上半年亦取得了量利同增。
“公司下一步在养猪业务上将继续抓好生猪养殖管理,持续提升生产指标,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业务上通过料种结构调整、发力海外市场等举措,继续提升销量与综合盈利,在全年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持续恢复盈利能力。”白旭波表示。
圣农发展证券事务代表傅志诚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坚定推进全渠道策略,高价值渠道占比稳步提升,公司收入结构持续优化;二是公司成本端优势进一步巩固,上半年综合造肉成本对比去年同期实现显著下降;三是除核心业务外,太阳谷收并购合并层面确认投资收益亦有重大积极影响。
“公司持续推进种源提升工作,自有种源‘圣泽901Plus’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继续巩固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优势,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公司将持续发力产业链两端,在上游持续提升种源性能,扩大种鸡国内市场份额,在下游做大做强食品业务,打造全国性鸡肉品牌。”傅志诚表示。
牧业周期反转可期
企业布局有道
事实上,机构也纷纷看好牧业周期的向好前景,认为在龙头企业盈利修复、成本管控能力提升及行业供需关系持续改善的多重积极因素推动下,牧业周期反转的条件正逐步成熟。
正如国信证券表示,展望未来,看好牧业大周期反转,2025年国内肉牛大周期或迎拐点,海内外肉牛及原奶景气有望共振上行。生猪方面,2025年景气有望维持,低成本龙头现金流或将显著改善,中长期分红比例有望迎来进一步提升。五禽方面,禽产能整体维持低波动,其中,白鸡中长期消费中枢上移,黄鸡有望率先受益内需提振,看好龙头低估值修复。
广发证券表示,展望下半年,由于前期行业产能回升整体较为温和,预计生猪出栏量同比小幅增长,预计2025年下半年生猪均价14-16元/公斤,优质养殖企业有望继续保持盈利。肉禽养殖方面,当前白羽祖代种鸡及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均处于历史高位,产能供给较宽裕,25年价格向上弹性或更依赖餐饮消费复苏。
在此背景下,相关公司也在积极规划的降本增效、全产业链布局等策略,以期与行业发展趋势形成共振,为周期反转后的持续增长筑牢根基。
上述牧原股份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猪周期将会呈现“弱周期、窄波动、慢变化”的趋势。长期来看,未来生猪行业的产能和猪价将维持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水平。公司后续会围绕健康管理、种猪育种、营养配方、智能化应用等方面,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各项生产指标,持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