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牧原股份、金新农、神农集团等猪企披露了7月销售简报。记者发现一大共性特征,即7月出栏量环比大降。
比如神农集团7月的生猪出栏量更是创下今年最低。
8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致电了上述猪企公开电话,有关人士表示这一现象同前期仔猪销量大有关。这一逻辑在于,从仔猪到育肥有5至6个月周期,若仔猪销量大,对应育肥猪的出栏量就会减少。相关分析师表示,7月出栏量环比下降也同学校放暑假有关。
个别猪企7月出栏量创今年新低
8月第二周,牧原股份、金新农、神农集团、东瑞股份等猪企相继披露了7月的销售月报。每经记者发现,7月猪企销售月报的最大特点是出栏量出现环比下降。
以养猪龙头牧原股份为例,7月商品猪销量为635.5万头,而6月的数据为701.9万头,环比降幅在10%左右。正虹科技7月销售生猪1.63万头,环比下降38.65%。
大北农7月销售生猪59.39万头,6月数据则为66.61万头。反差最大的是金新农,7月销售头数为7.94万头,6月则为11.22万头,环比降幅更是接近30%。
总体来看,上述猪企7月生猪出栏量仅高于2月,为年内倒数第二低,2月则有明显的春节效应。神农集团7月的生猪出栏量更是创下今年最低。
为何7月生猪销售比6月差这么多?是否与价格有关?然而7月猪价比6月高,比如牧原股份7月生猪的销售均价为14.3元/公斤,比6月的14.08元/公斤高。
每经记者致电了上述猪企公开电话,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同前期仔猪销量大有关。神农集团有关人士的回答和此类似,也提到与年初仔猪行情好、销量大有关。
金新农有关人士则表示,7月生猪销售头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公司每个月的出栏都有波动。比如5月公司销售生猪8.11万头,6月销售11.22万头。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查询发现,去年7月同期并未体现出行业出栏环比下降的一致性,有的增长,有的下降。比如牧原股份去年7月的出栏量增长特点明显,去年6月出栏506.8万头,但7月出栏量大幅增长至615.8万头。神农集团去年7月的出栏量则是环比下降,从6月的23.68万头下降为7月的19.85万头。
分析师:样本猪企7月出栏量环比降幅在4%左右
8月7日,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容志发接受每经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年初是仔猪补苗的旺季,从仔猪到育肥出栏大约有6个月周期。如果在今年1月加快了仔猪的销售,对应的就是6月、7月猪企出栏量下降。
不过,他对全国196家养猪样本企业做了统计,同样发现今年7月出栏量下降的情况,环比降幅为4.21%。
“从统计样本看,今年单月的生猪出栏量普遍在增长,特别是4月的出栏数据环比增幅达到3%。”容志发说,从今年来看,统计样本7月出栏的环比降幅较大。
容志发也提到今年年初仔猪的行业情况对7月出栏有一定影响。另外,他在调研中发现,7月出栏量下降还与需求有关,比如7月进入暑假,学校食堂会减少对猪肉的采购,下游屠宰场也会相应调整屠宰节奏。即便猪企希望在7月保持快节奏的出栏量,但暑假效应会减少相应渠道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养猪行业还有一件大事是“反内卷”。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参会各方包括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双胞胎集团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会上表示,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不过上述猪企有关人士表示,7月出栏量环比下降与行业“反内卷”的相关性不大,仍然是受到前期仔猪出栏量较大影响,而且会议召开时间已经在7月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