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3 17:40:40 股吧网页版
养殖户卖一头猪亏损高达150元!国庆后猪价继续走弱 “旺季不旺”下猪企利润承压
来源:蓝鲸新闻

K图 BK0882_0

  国庆长假结束后,生猪市场并未迎来预期中的消费回暖,反而延续了节前的下跌态势,期现价格双双创下新低。

  截至10月10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主力合约(LH2511)收于11320元/吨,较节前进一步下挫,刷新上市以来最低纪录。

  现货市场上,全国瘦肉型生猪出栏均价已跌破12元/公斤,据中国养猪网数据,10月13日均价降至10.92元/公斤,同比下跌39.43%,较2024年同期跌幅超过18%。

  对于下跌原因,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生猪分析师李晶向蓝鲸新闻记者分析,双节期间积压猪源在节后集中出栏,而双节过后下游市场减量幅度较大,供远大于求导致生猪价格迅速回落,且已跌破成本线。

  生猪出栏价格下跌直接引发交易端的连锁反应。

  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9月全国外三元生猪交易均价为13.01元/公斤,环比下降5.58%,同比跌幅高达31.46%。进入10月,价格继续下探,主流成交价集中在11.0—12.6元/公斤区间,行业近乎陷入亏损。

  面对持续走低的价格,部分养殖户的经营压力正持续加剧。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一位规模养殖户向蓝鲸新闻记者透露,生猪交易价格“一天一个价,越卖越亏”,他坦言,目前自繁自养模式下每头猪亏损超过40元,外购仔猪的养殖户更是头均亏损150元左右。他表示,现在卖猪就意味着“认栽”亏损,不卖就要承担“压栏”所带来的成本压力,身边已有部分养殖户开始减重出栏或提前淘汰低效母猪。

  即使是上市猪企“御三家”(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仍难抵消价格下跌带来的冲击。

  牧原股份(002714.SZ)2025年9月销售简报显示,商品猪销售量为557.3万头,销售收入90.66亿元,销售均价12.88元/公斤,环比分别下降20.4%、23.5%和4.7%,呈现“量价收入齐降”局面。

  温氏股份(300498.SZ)同期销售生猪332.53万头,收入49.75亿元,毛猪销售均价13.18元/公斤,销量环比微增2.45%,但均价环比下降5.18%。

  新希望(000876.SZ)9月销售生猪139.42万头,收入17.46亿元,销售均价12.89元/公斤,销量环比增长4.22%,但均价环比下跌4.80%,收入同比下滑23.82%。

  “以量补价”成为企业普遍策略,但降价抛售的效果有限。大北农(002385.SZ)9月销售37.37万头,同比增加33%,收入却同比下降6.2%。天邦食品(002124.SZ)9月销售商品猪61.27万头,销售均价12.8元/公斤,环比下跌近9%。

  中城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蓝鲸新闻记者表示,头部企业凭借大规模养殖,在采购饲料、设备等生产资料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能以更低的价格获取优质资源,进一步压缩成本。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即便规模化养殖企业在低价周期凭借成本优势维持运营,整体仍陷亏损区间。

  为缓解供应压力,农业农村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自今年5月起多次召开产能调控会议。7月,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合理淘汰能繁母猪、控制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9月16日,两部委联合要求25家头部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调减能繁母猪存栏100万头,并推动各省同步落实。

  此外,国家冻猪肉收储也在加速。华储网发布的相关通知显示,8月至9月共启动5次收储,10月10日再次收储1.5万吨,以期稳定市场情绪。

  上述规模养殖户则提到,尽管国家启动了猪肉收储,但“收储规模有限,很难填补缺口”,他计划观望至年底,若猪价仍无起色,或将考虑转型或退出。

  华龙期货研报指出,当前生猪市场供给压力仍未缓解,短期内或将步入“供需双增”阶段。预计10月份生猪供大于求的格局难以扭转,猪价运行仍将承压,或维持低位震荡走势。

  尽管面临严峻挑战,但中小养殖户并非没有突围路径。

  李晶指出,中小养殖户为主的中型家庭农场有望发挥灵活性优势,通过特色养殖或参与“公司+农户”等合作模式实现转型。同时,龙头企业也发挥产能调控带头作用,合理淘汰能繁母猪,产业结构或趋于均衡发展。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