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27 19:04:03 股吧网页版
坚朗五金: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2025年6月) 查看PDF原文

公告日期:2025-06-28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Guangdong Kinlong Hardware Products Co., LTD.

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

二〇二五年六月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员工购房借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减轻员工购房负担,完善员工福利制度体系建设,真正实现员工安居乐业,同时更好地留住人才,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拟使用部分自有资金为员工购房提供借款。为规范员工购房借款的申请及审批程序,同时确保不损害公司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国内下属全资/控股子公司。

第二章 借款申请及审批

第三条 拟向公司申请购房借款的员工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须为公司非销售提成人员、非产品部人员、非生产型子公司负责人;
(二)在公司连续服务满 2 年以上,职级职等在专业/技术职二级普通等以上或管理职人员,连续 2 年年度绩效考核等级在 B 级以上(含);

(三)员工申请借款必须用于其本人名下房产的购置,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首付、偿还房贷、装修房屋以及经公司书面许可的与购房相关的其他支出;

(四)东莞总部工作人员须本人在东莞市/深圳市境内购房方可申请借款,销售区/子公司工作人员须本人在工作所在地(为本制度所需,仅包括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境外)购房方可申请借款;

(五)员工只能取得一次借款,如夫妻双方均为公司在职员工或公司员工合购住房的,均只能由一人申请取得借款;

(六)员工申请的借款额度不得超出其所购房产之价格。

(七)不属于失信被执行人。

如有对公司作出特殊贡献者,经生产/销售系统二级单位/职能系统一级单位负责人提名,可不受(一)、(二)条件约束。

第四条 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不得向公司申请员工购房借款,关联人是指前述人士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包括配偶、父母及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年满十八周岁的子女及其配偶、子女配偶的父母。

第五条 购房借款的申请流程:

(一)公司购房借款专项资金总额确定后,由公司人事评议会下发有关购房借款工作通知,该通知中应列明本年度购房借款专项资金总额、可取得购房借款的员工人数等;

(二)符合本办法第三条规定条件的员工向所在单位提出借款申请;

(三)生产/销售系统二级单位/职能系统一级单位负责人对申请人资格进行预审,并将预审合格人员名单报人事评议会;

(四)人事评议会结合申请人的申请额度、工作年限、绩效考核情况等出具初审意见;

(五)人事评议会将出具初审意见的员工名单报公司总裁批准后,该申请员工即获得借款资格;人事评议会通知公司人力资源中心办理公司与获批准申请人签署《借款协议》等事宜,并且员工应按照公司要求提供担保,签订相关担保协议。在签署《借款协议》时,申请人应书面向公司承诺履行自公司财务管理中心发放借款之日起 8 年内的服务期,否则按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章 借款总额及额度核定

第六条 公司本次推行的员工购房借款专项计划,将使用每年(自然年)不超过人民币 1100 万元自有资金为员工购房提供借款。

第七条 人事评议会每年视专项资金总额确定可取得借款的员工人数,以量入为出为原则。

第八条 每位员工可获得的借款额度不高于 50 万元。如有特殊贡献人员借
款额度由公司评估确定,可不受借款额度上限约束。

员工实际可获得的借款额度,依据员工的偿债能力、职务层级、工作年限、
历年绩效考核结果等情况,由个人申请、单位负责人预审、人事评议会初审、总裁批准的方式确定。

第九条 员工在借款期限内不再享受公司外宿补助。

第四章 借款期限及还款约定

第十条 公司提供的购房借款,期限最长为 8 年,自员工所属公司财务管理
中心发放借款之日起算,在此期限内,员工的购房借款免息。

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在约定的借款期内,按约定的比例偿还所借款项,具体还款时间、比例、方式等由公司与申请人签订的《借款协议》确定。

第十二条 若员工在承诺的服务期满前离职或因违反公司有关管理规定被辞退的,离职结算时,对于应付工资、奖金、报销费用等一切应得利益应优先偿还借款;剩余未还清的借款,须于离职前全部还清。

离职之日起,该离职员工仍未偿还其所借……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