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8-05 18:01:30 股吧网页版
谁是山东城商行真“一哥”?齐鲁规模超青岛,但盈利仍落后
来源:南方都市报


K图 002948_0


K图 601665_0

  在当前金融行业竞争加剧、利率市场化持续推进以及金融科技深刻变革的大环境下,区域城商行的发展态势备受瞩目。

  近日,山东两大头部城商行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先后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从核心数据看,齐鲁银行以7513.05亿元总资产实现对青岛银行的规模反超,而青岛银行则以15.75%的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彰显出更为优异的资本运营效率。

  有分析人士认为,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在市场规模、业务布局等方面的差异化竞逐,折射出区域城商行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多元探索路径。

  值上市银行半年报披露季,南都湾财社推出《城商行进化图谱》系列观察,按照区域划分,通过多维对标分析城商行在资产质量优化、盈利模式迭代与“五篇大文章”实践等方面的表现,总结区域城商行高质量发展密码,为银行业差异化转型提供路径参考。

  规模:齐鲁银行实现持续反超

  截至2025年6月末,齐鲁银行以7513.05亿元的总资产规模,较上年末增长8.96%,进一步拉开与青岛银行的差距。同期青岛银行总资产为7430.28亿元,同比增长7.69%。这是自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首次实现规模反超后,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

  信贷与负债端数据显示,齐鲁银行贷款总额达3714.10亿元,较上年末新增342.68亿元,增幅10.16%;存款总额4785.71亿元,新增390.30亿元,增长8.88%。青岛银行客户贷款总额3684.06亿元,新增277.16亿元,增长8.14%;客户存款总额4661.40亿元,新增341.16亿元,增长7.90%。

  信达证券分析师张晓辉指出,齐鲁银行的规模扩张得益于对公业务的战略支撑:通过建立省属国企、头雁企业等重点客户清单深化头部资源拓展,同时壮大腰部客户群体并丰富产品矩阵,形成信贷供给的持续增长动能。而青岛银行则依托青岛自贸区区位优势,强化国际贸易金融特色业务,构建差异化发展路径。

  回溯发展历程,两家银行均经历快速成长但节奏各异。官网信息显示,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015年12月3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1月16日在深交所上市。是山东省首家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上市城商行,曾长期保持规模领先:2014-2017年总资产从1561.66亿元增长至3062.76亿元,2024年末达6899.63亿元,较上市时增长约3.42倍。

  齐鲁银行成立于1996年6月,是全国首批、山东省首家设立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的城商行,2021年6月18日在A股挂牌上市,目前未在H股上市。齐鲁银行近年增速迅猛:总资产从2020年末的3602亿元跃升至2024年末的6895亿元,五年增幅超90%。2025年一季度,齐鲁银行以7163.97亿元总资产首次超越青岛银行的7131.53亿元,二季度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的延续。

  营收:青岛银行净利润绝对值领先

  从业绩表现看,两家银行上半年经营效益均稳步提升,青岛银行营收同比增幅略高于齐鲁银行。业绩快报显示,齐鲁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7.82亿元,同比增长5.76%;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同比增长16.4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2.80%,同比提高0.14个百分点。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6.62亿元,同比增长7.5%;归母净利润30.65亿元,同比增长16.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年化)15.75%,同比提高0.41个百分点。

  数据对比显示,青岛银行凭借较高的营收基数,在净利润绝对值上领先齐鲁银行。但从增长动能来看,齐鲁银行在成本控制与业务结构优化上成效显著,推动净利润高速增长;青岛银行则依靠规模扩张与精细化经营,实现净利增速高于营收增长。

  资产质量:改善与压力并存

  资产质量是银行稳健运营的基石。业绩快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9%,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为0.96%,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3.24%,较上年末提高20.86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青岛银行不良贷款率1.12%,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2.8%,较上年末提高11.48个百分点,资产质量亦呈向好态势。不过相较而言,青岛银行在资本补充方面面临的压力更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家银行不良率均呈下行趋势,但与已披露半年报的江浙地区同行相比仍有差距。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常熟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均稳定在0.76%,显著低于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的水平。

  在特色业务布局上,两家银行紧密围绕区域经济特点发力。青岛银行立足青岛科技创新策源地优势,深耕海洋经济,构建“政银企研”协同创新生态。

  据多家媒体公开报道,截至2025年3月末,青岛银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达273.02亿元。同时积极响应“双碳”战略,绿色信贷规模不断提升,一季度末绿色贷款余额达437.22亿元,蓝色贷款余额达192.05亿元。

  齐鲁银行则深耕济南本地及周边地区,不断完善对战略新兴行业、制造业、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2024年新设菏泽、淄博两家分行,规模扩张有望稳中有升。

  未来,随着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与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齐鲁银行与青岛银行如何进一步深化特色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值得持续关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