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6-29 21:19:00 股吧网页版
5毛钱辣条到百亿产业:平江零食的绿色创新实践
来源:央广财经

K图 003000_0

  【编者按】: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方向。县域强则国家强,县域富则国民富,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经济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域。即日起,央广财经推出“小城大业新观察”系列报道,挖掘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探索新质生产力的涌动热潮,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贡献智慧和力量。

  从1998年洪灾后濒临绝境的家庭作坊,到劲仔食品(003000.SZ)登陆深交所主板开启资本化征程;从街边售价5毛钱一包的简陋辣条,到2024年麻辣王子以15亿元销售额、51.2%的市场占有率稳坐全国麻辣辣条销量头把交椅――湖南平江县零食产业用二十余年时间,实现了从“小散乱”业态向现代化产业集群的涅槃重构。

  这场逆袭不仅是产业链协同发展、品牌价值重塑与资本力量深度赋能的成果,更是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全链的生动实践。如今的平江,正以打造“中国休闲食品之都”的姿态,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极具价值的样本。

  洪灾倒逼下的产业突围

  在平江县麻辣王子现代化制药级GMP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有条不紊地运转。和面、挤压、调味、自动包装等环节一气呵成,智能机械臂精准抓取产品,无菌环境下,辣条快速完成从原料到成品的蜕变。

  “以前总觉得辣条不健康,现在看到这些智能化设备和严苛标准,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6月下旬,来自上海的王微微在参观工厂后感慨。这位有着多地旅居经历的外地客人,品尝过各地美食,在现场,她对麻辣王子一款“微麻微辣”口味辣条饶有兴趣,这也是她第一次了解到辣条的历史。

  时间回溯至1998年,一场特大洪水席卷平江,以大豆为原料的麻辣酱干产业因原料减产陷入绝境。

  “那时候大豆价格飞涨,家家户户的酱干作坊都快干不下去了。”平江本地一位从业超20年的刘姓老食品人回忆道,“一包辣条卖5毛钱,利润微薄,勉强能维持生计。”

  危机之下,邱平江、李猛能、钟庆元三位平江创业者另辟蹊径,用面粉替代豆粉,借助米线挤压熟化设备,结合四川火锅麻辣风味,研发出首款麻辣味辣条。

  “这是在资源约束下诞生的技术创新,也是供给侧的一次变革,开启了平江零食产业的新纪元。”平江县一位政府人士感言。

  他说,彼时,辣条产业呈现“野蛮生长”态势。家庭作坊式生产迅速扩散,高峰时期平江辣条作坊数量突破500家,“前店后厂”的分散模式虽推动了产业规模扩张,却也埋下质量隐患。2011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专项整治数据显示,平江辣条企业合格率不足30%,产业发展遭遇严重瓶颈。

  质量革命与品牌重塑

  祸福相倚,市场危机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2009年,湖南省玉峰食品实业有限公司(麻辣王子前身),率先发起“原料革命”,自此开始采用天然面粉、非转基因菜籽油等,并逐步取消了各种添加剂,试图在行业整顿中突围。

  创始人张玉东意识到,行业亟需树立品质标杆,同年,麻辣王子品牌创立,他立志要为辣条行业正名。

  这场转型之路充满了荆棘。2013年,张玉东毅然砍掉累计投入3亿元的“如意棒”生产线,对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全链条进行重构。

  这一断臂求生之举虽引发公司内部的强烈反对,但不久,这一举措逐渐见效,公司市场口碑显著提升。在张玉东看来,上述举措印证了“品质优先”战略的正确性。

图:摆满超市的鱼干、辣条,央广财经记者傅天明摄

  “我们坚持传承正宗辣条、正宗麻辣口味,同时持续推进引领辣条健康升级。”麻辣王子行政商务副总经理李满良向央广财经记者介绍,“公司为了长远发展,重点打造了高标准洁净车间,是传统行业里非常先进的硬件设备。”

  同时,李满良介绍,在品牌传播层面,企业通过开放工厂参观、食品安全科普等方式,主动与消费者建立信任,以上市企业的管理标准规范运营,虽未上市,却提前完成现代化治理升级。

  上述刘姓老食品人感叹,20年前,曾经5毛钱一包的辣条多是分散的家庭作坊生产,设备简陋、标准缺失、合格率低。而今,以麻辣王子为代表的企业打造了全自动化洁净生产线,通过“原料革命”实现了现代化绿色升级。

  “这与平江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战略高度契合。”平江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长江接受央广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平江县坚持绿色发展与创新驱动双轮并行,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车间等硬件设施,以绿色理念引领产业升级,以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迈进。

  麻辣王子的实践正是平江零食产业践行绿色创新的一个缩影。麻辣王子的成功不仅为辣条行业树立了品质标杆,更激活了平江零食产业的创新基因。其对健康化、标准化的追求让整个平江零食产业意识到,唯有突破传统、拥抱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

  在辣条产业完成品质升级的同时,平江零食企业开始探索更广阔的发展路径,劲仔食品便是其中通过资本化运作实现突破的典型代表。

  资本化运作的破局之路

  正是在上述的产业氛围下,与辣条产业同根而生的劲仔食品敏锐捕捉到休闲食品市场多元化需求,开启了另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自2010年成立起,公司确立“单品突破+资本运作”双轮驱动战略,在产品端持续投入研发,资本端积极对接资本市场。

  在资本运作方面,公司于2016年获得战略投资3亿元,该笔融资也是当时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最大的一次战略投资。

  劲仔食品职工董事林锐新向央广财经记者介绍,2023年,劲仔食品完成上市后首个“三年倍增”发展目标,营业收入、净利润较2020年均实现翻番增长,业绩增速稳居A股休闲食品板块第一梯队。

  上市后的劲仔食品加速科研创新布局。公司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多项省级、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认定。

  “面对消费需求向健康化、功能化升级的趋势,我们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林锐新介绍,公司聚焦休闲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等健康蛋白品类,并在低糖、低盐、低脂、0添加等细分领域发力,以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

  Wind数据显示,其研发投入呈逐年递增态势:2022年研发费用3018.91万元,2023年增至3966.4万元,2024年进一步提升至4848.56万元,同比增长22.24%;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达1178.89万元,同比增长19.56%。

  而今,劲仔食品现拥有风味小鱼加工技术、风味豆干加工技术、自动化设备生产技术等超60项行业领先专利技术。公司坚持聚焦休闲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健康品类。其中,超级大单品劲仔深海鱼销量稳居品类第一;鹌鹑蛋被沙利文认证为“中国包装鹌鹑蛋产品销量第一”。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全球约40个国家。

  “(研发支出的增长表明)在零食这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企业既注重传统工艺传承,又敢于拥抱新技术、新业态。”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张龙教授向央广财经记者表示。

  从财务来看,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4.12亿元,同比增长16.79%;归母净利润2.91亿元,同比增长39.01%;海外市场销售收入约3400万元,同比增长90%,东南亚等重点市场表现较为出色。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