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29 05:27:40 股吧网页版
卫星互联网建设提速 产业链竞相布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


K图 003029_0


K图 002465_0


K图 300045_0

  9月5日,由北京邮电大学自主研制的第一代“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成功发射;9月16日,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成功发射……近期,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机构预计,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地面设备端、服务端市场规模可达数百亿元,引发产业链各环节上市公司竞相布局。

  业界认为,卫星互联网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面临技术、标准、法规和生态等多方面难题,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合力破解。

  “双轨并行”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9月5日19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遥十五)运载火箭成功将三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互联网防火墙”安全载荷的雏形正式进入太空。

  9月16日9时6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由商业航天公司银河航天承担研制。据了解,银河航天已累计成功发射35颗自主研制的卫星。

  近来,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根据中航证券研报显示,2024年以来,星网“国网星座”已展开批量组网发射,截至2025年8月底已成功发射3颗高轨、10组低轨组网卫星,2025年7月以来,更是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6次高频组网发射。此外,商业组网卫星“千帆星座”也实现了5次一箭18星的发射,卫星发射总数量达到了90颗,加之“鸿鹄三号”等一系列相继披露的卫星发射计划,意味着我国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进入全面提速期。

  “卫星互联网的产业发展,呈现出星座化、规模化、低成本化和低轨化的‘四化’发展趋势。从应用来说,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广阔,除了卫星通信传统的船载通信、机载通信和应急通信领域外,新兴的低空经济、电力巡检、生态检测、远海测试、垂直工业场景等领域的应用也在加速拓展。”银河航天星座通信系统架构师林广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与此同时,卫星互联网产业的支持政策与牌照发放也在加速推进。8月27日,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支持开展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业务,支持探索新型卫星通信业务。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设备进网等许可审批工作。

  国信证券表示,这一政策突破,标志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商业运营迈出了关键一步,将推动产业链从“制造-发射”向“运营-服务”延伸。

  9月8日,中国联通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向公司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联通将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而据中国电信披露,早在2023年9月8日,中国电信就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了手机直连卫星业务,截至目前,华为、荣耀等7家手机厂商已累计推出36款具备直连卫星功能手机,销量超2300万台。

  “政策支持与牌照发放的叠加效应,正在重构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生态。”国信证券表示,一方面,国家队主导重大工程(如长征系列火箭年发射量40次),保障了频轨资源安全;另一方面,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为大规模组网提供了支撑。这种“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既确保了国家战略安全,又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中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链各环节加速布局

  中航证券在研报中称,根据我国目前披露的主要巨型星座建设计划,2030年我国卫星互联网制造端市场空间规模预计可达250亿元至460亿元,地面设备市场空间规模可达267亿元,服务端市场空间可达227亿元。

  中国银河证券表示,从全球视角来看,卫星产业链涵盖制造、发射、运营服务及地面设备四大环节,构成了从航天器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根据SIA(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统计,2024年全球卫星发射、制造、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占卫星产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6.8%、37.0%、53.0%。

  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显著提速的背后,产业链各环节上的上市公司也在加速布局。

  近日,吉大正元在互动平台表示,当前公司在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等领域,为产业链相关厂商提供密码和数据安全相关产品,以解决组网、传输和控制等方面的安全挑战。

  海格通信称,在卫星通信领域,公司是特殊机构市场地面终端的主流供应商和优势企业,也是国内拥有全系列天通卫星终端及芯片的主流厂家。公司深度参与了天通卫星通信系统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

  华力创通表示,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全面参与北斗导航、天通卫星移动通信的系统建设,将卫星应用领域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持续投入,已构建起“芯片+模块+终端+平台+系统解决方案”的产业格局。

  信科移动宣称,公司主业聚焦空天地一体移动通信领域,致力于为各类客户提供空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产品及解决方案。

  普天科技也表示,卫星互联网与卫星数据通信业务是公司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之一,已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ISN成立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开展天地一体化泛在信息网络方向的技术研究、学术交流以及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公司正加快推动卫星通信类相关产品的研制,并积极参与承接卫星运营商相关技术服务。

  多重难题待破解

  业界认为,卫星互联网产业虽然前景广阔,但仍面临多重挑战,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主管部门协同努力破解。

  “目前,我国卫星互联网面临技术、产业与生态发展的多方面难题。”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孙韶辉表示。

  具体来看,技术层面,低轨卫星大规模组网技术复杂,星间链路与星上处理算力存在不足;频谱资源紧张,信号干扰的治理难度较大;终端设备器件的成本和性能存在瓶颈;在轨智能调度与自适应资源分配的工程化落地难度高。

  产业层面,整星、载荷、地面终端及发射环节的供应链不稳定,存在成本高、良率低、一致性差的问题;测试验证体系与量产工艺不完善,导致规模化部署及后续运维的成本居高不下。

  生态层面,行业标准与接口不统一,直接限制了星地融合与跨网络互通;频轨资源的国际协调周期长,且结果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政策监管框架与频谱共享规则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场景培育不足,商业模式未充分验证,同时资本投入与专业人才储备的产业链条也需加强。

  “我国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的批量化生产也面临系统性挑战,涉及核心技术、制造工艺、供应链、测试验证、产业生态等多个层面,需要多方合力综合应对。从长远来看,通过各方努力,未来低轨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及应用会越来越好。”北京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CTO周伟敏表示。

  在林广荣看来,“卫星互联网发展的重点在于,支持构建可达到6G通信目标的泛在和智能化天基信息网络。这其中,星载高性能的相控阵天线、星上大能源和星载柔性数字载荷都是非常关键的技术难点。”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