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近日在杭州举办,来自全国的眼科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共聚一堂,共探眼健康领域的前沿突破。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在CCOS 2025期间主办“眼科人工智能专题会”,这场以“数智赋能”为核心的会议,既是一次眼科数智诊疗领域前沿趋势的集中呈现,也是一次行业实践经验的深度交流。
当前,我国眼健康事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加剧白内障、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眼病负担,且青少年近视率持续升高;另一方面,眼科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每百万人口眼科医生数量仅为30余人,与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距。
在此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突破资源瓶颈、提升服务效率、实现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关键力量。202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医疗健康等领域推动AI深度融合,为行业注入政策动力。
会议现场,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总裁办主任、集团眼科门诊管理中心总监、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戴伟伟以“爱尔眼科人工智能规划分享”为题,以行业痛点为切入点,系统阐释了AI驱动眼健康服务变革的战略框架,并从集团战略层面,阐述爱尔眼科积极探索AI与临床实践、患者服务、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展现眼科AI从技术探索到落地应用的完整链路,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系统性战略思考。
“AI技术为突破资源瓶颈、重构服务模式提供了全新可能。”戴伟伟介绍,爱尔眼科现已构建起覆盖“预防-保健-诊断-治疗-康复”全周期的“五位一体”AI智慧医院体系。
在预防筛查环节,眼底AI系统通过接入免散瞳眼底相机,可识别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等10余种眼病;裂隙灯AI影像智能分析系统与数码设备结合,仅需30秒即可生成报告,赋能白内障、翼状胬肉等多种眼前节疾病筛查;眼表AI小程序支持用户手机拍摄自测眼睑肿物良恶性,大幅提升早期发现效率。
在诊断治疗环节,爱尔眼科“医疗云”平台通过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可实现报告快速解读与精准辅助诊断,进一步缩短诊疗时间;在健康管理环节,眼科垂直大模型“AierGPT”整合了大量眼科领域资源,数字人“Eyecho”以多模态交互提供实时咨询,一同推动健康科普从“单向传播”向“双向互动”升级。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信息中心总监唐凡主讲的《眼科大模型与人工智能应用》,则聚焦眼科AI技术落地细节。唐凡详细讲解了爱尔眼科自主研发的“ADP3.0智能医疗AI平台”,该平台内置多模态大模型管理能力,可形成“数据治理-模型训练-临床验证”的闭环体系。
“在临床实践中,‘ADP3.0智能医疗AI平台’搭载的门诊AI辅诊系统,能对黄斑裂孔、病理性近视等诊断进行高度匹配;角膜塑形镜智能验配算法通过整合验光与角膜地形图数据,可为医生提供精准参数参考,进一步提升验配效率;而智能随访外呼系统,则实现了复查提醒、异常筛查等自动化管理,能覆盖患者全周期服务。”唐凡说。
“利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推进眼科学术研究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唐凡认为,随着眼科信息系统与眼健康大数据中心的持续建设、逐渐完善,爱尔眼科的眼科医疗技术与服务将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会议期间,爱尔眼科携手华为正式发布了《爱尔眼科AI战略白皮书》。《白皮书》回顾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了AI技术的发展进程,提出了AI赋能眼健康行业的战略构想,并进一步展望了与医疗器械、制药、保险、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携手共建“眼健康生态圈”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