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欢)近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在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大会上正式公布了“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及“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名单。甘肃辖区上市公司表现突出,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禹节水”)凭借在乡村振兴领域的长期深耕,入选“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最佳实践案例”;甘肃电投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能源”)、金徽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徽股份”)、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酒钢宏兴”)、兰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银行”)、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科高新”)5家企业,凭借在生态治理、绿色制造、金融赋能等领域的特色实践,成功入选“2025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集中展现了甘肃上市公司在践行ESG理念、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此次中上协案例征集活动共收到757篇投稿,较2024年增长27%,较2023年增长68%。经过三轮专家评审、诚信核查及评级筛选,最终遴选出210篇最佳实践案例与319家优秀实践案例。该活动自2021年起已连续举办五年,成为衡量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案例实践中,甘肃企业展现出多元化的创新路径。作为连续三年入选最佳实践案例的标杆企业,大禹节水的《科技兴水,润泽乡村——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聚焦社会维度的乡村振兴与社会贡献,以技术创新化解农业节水与农民增收的核心矛盾。该公司将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等新质生产力深度融入业务体系,构建“慧管家”智慧农业平台,覆盖水肥一体化精准灌溉、物联网监测、智能化设备控制等全流程环节,为不同地域量身定制差异化解决方案。
甘肃能源创新实施“光伏+生态治理”模式,在荒漠化地区打造光伏生态项目,通过光伏板遮阴保墒、草方格固沙等技术,实现治沙、发电与生态修复的三重效益。截至今年10月13日,该公司九墩滩光伏电站已累计输送绿电2.17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7.8万吨,为能源转型与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金徽股份以水资源精细化管理为核心,为矿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金徽方案”。该公司通过编制《水资源管理制度》,设立节水管理领导小组,并在关键用水部门配备兼职节水管理员,负责辖区内用水情况的记录与巡查;建立“内部每周检测+第三方季度检测”的双轨制水质监测机制,2024年水质达标率达100%;借助二级接力分段排水、尾矿库回水控制系统等技术创新,实现生产用水100%循环回用,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与生产补水,实现零外排。
兰州银行紧扣甘肃“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需求,推出“综合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创新信贷产品与数字化服务精准支持农业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动力,成为地方金融机构践行社会责任的典范。
酒钢宏兴聚焦绿色制造与技术自主可控,一方面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单位规范处置一般废弃物与危险废弃物,严守环保底线;另一方面攻克核心技术难题,强化产业发展的自主性与可控性,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高效转型。
蓝科高新则构建了契合当地发展的特色帮扶体系,通过向帮扶地区捐款、捐赠环卫设备、员工自发助学、消费帮扶采购农副产品等多种方式,切实助力改善民生、支持教育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
从大禹节水的科技兴农到甘肃能源的治沙发电,从金徽股份的绿色矿山到兰州银行的产业金融,从酒钢宏兴的绿色制造到蓝科高新的特色帮扶,甘肃企业的入选案例覆盖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绿色转型、产业金融等,丰富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维度,为西部地区提供了可对标、可复制的示范样本。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与ESG理念的全面普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甘肃上市公司有望以此次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绿色创新实践,在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社会责任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可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