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8月17日消息,近日,东方财富(300059.SZ)在内的多家上市券商(包含母公司上市)率先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今年上半年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
其中,哈投股份(600864.SH)全资子公司江海证券业绩大为亮眼,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88亿元,同比增长1311.6%,增幅是目前公布财报的券商中第一。粤开证券(830899.NQ)、西南证券(600369.SH)、东方财富的归母净利分别同比增长84.56%、24.36%、37.27%。
受益于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经纪、自营两大核心业务成为驱动券商业绩向好的重要引擎。8月15日,沪指再次冲击3700点,券商股受此带动,长城证券(002939.SZ)、天风证券(601162.SH)涨停,东方财富、中银证券(601696.SH)、湘财股份(600095.SH)等涨超6%。
4家券商营收、净利双增
经纪、自营业务驱动业绩向好
在首批公布半年报的券商中,“券茅”东方财富是赚钱最多的一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为68.56亿元,同比增长38.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67亿元,同比增长37.27%。

截图自东方财富2025年半年报
对于营收大幅增长,公司提到是因证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加。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8.47亿元,同比大增60.62%。
报告期内,东方财富旗下券商东方财富证券业绩同样快速增长,其中总营收达62.57亿元,净利润41.7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披露数据,分别同比增32.98%、35.82%。对此东方财富表示,东方财富证券积极布局做市业务,获批上市证券做市交易业务资格,同时,加快证券研究业务发展等,市场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已公布2025年半年报的4家券商中,江海证券的业绩弹性最为突出。哈投股份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江海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81.17%;实现净利润及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8亿元,同比增长1311.60%。
具体来看,江海证券的经纪业务同样亮眼,上半年实现营收2.09亿元,同比增长21.11%;自营业务、信用业务也大幅增长,分别实现营收4.06亿元、0.39亿元,同比增长211.77%、112.59%。
西南证券、粤开证券也实现了营利双增,同样受益于经纪、自营业务。
其中,西南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15.04亿元,同比增长26.23%;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增长24.36%。业务结构方面,自营业务贡献收入6.22亿元,占比超四成,同比增长15.06%;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28.13%;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0.99亿元,同比增长88.17%;资管业务手续费净收入876.53万元,同比下滑34.72%。
粤开证券上半年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增加16.42%;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加84.56%。其中,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为1.6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超过三成,同比增长47.72%;自营业务收入为1.06亿元,同比增长5.20%。
红星资本局根据wind统计发现,此前7月中旬,共有32家券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全部实现归母净利润增长,其中有2家——天风证券、锦龙股份(000712.SZ)扭亏为盈。
“牛市旗手”集体大涨
机构看好券商板块
8月15日,沪指再次冲击3700点,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696.77点。当日,被称为“牛市旗手”的证券板块集体大涨,截至收盘,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399975.SZ)上涨4.30%,大幅跑赢三大指数,自7月以来累计上涨13.87%。
其中,长城证券收获3连板,天风证券涨停,东方财富涨9.85%,中银证券、湘财股份涨超6%。头部券商中,券商“一哥”中信证券(600030.SH)收涨4.89%,中金公司(601995.SH)、中信建投(601066.SH)分别上涨3.15%、4.01%。

消息面上,上市券商预告或披露的中期财报频频报喜,此外随着A股行情愈演愈烈的,成交额连续3日突破2万亿,也为接下来券商股的表现打开了想象空间。
国泰海通非银团队近日发布研报指出,券商半年报值得关注,继续推荐低估值非银板块。其预计42家上市券商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29%至2384.8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1.23%至1015.88亿元。建议围绕券商国际业务、自营弹性及并购重组主题选股。
申万宏源非银团队近日发布研报认为,近期两融余额重回2万亿元,重申看好券商板块投资价值。在今年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国家队”托底权益市场、中长期资金提高权益配置的背景下,两融余额上行仍有空间,利好券商经纪、信用等业务。
民生证券非银团队认为,当前券商经纪收入对券商业绩仍有较强支撑,两融规模提升或推动券商信用业务收入增长。伴随融资政策边际调整,投行收入有望持续修复。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整体投资收益率提升,主动权益型基金业绩改善,资产管理与基金代销业务收入修复进程也有望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