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乔宇)8月26日,北京海兰信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兰信”)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海兰信实现营业收入4.87亿元,同比增加208.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14.28万元,同比增加172.44%。
今年上半年,海兰信毛利率为25.03%,同比下行。主要为“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能力建设项目(EPC+O)”项目规模较大,毛利率较低。此外,公司持续落实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聚焦于自主产品为主的高毛利订单获取,自主产品的毛利率稳中有升。
上半年,海兰信持续强化内部管理,业务收入大幅增加的同时控制了费用的增长率,聚焦研发投入,强化技术竞争力,上半年销售费用增加13.66%,管理费用增加31.99%,研发投入增加6.26%。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73.08万元,同比增加203.34%,经营性现金流情况持续改善。
在智能航海业务方面,海兰信公司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及行业,积极参与了商业航天领域,一季度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成功中标了海南商发海上回收船项目,在火箭回收船的智能通讯导航、远程控制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海兰信在雷达业务上持续投入,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新体制固态雷达除在国内列装应用外,也走出国门,走向东南亚、欧洲市场;新体制固态雷达的高性能、低维护成本优势进一步得到验证。2025年上半年,海兰信雷达新签订单近300套,同比持平,其中固态雷达占比30%;新型国际化能力建设初见成效,进一步提升了公司雷达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海洋观探测业务方面,上半年,海兰信圆满完成海南省海洋灾害综合防治项目(EPC+O)竣工验收,该项目作为国家级重点工程,通过部署岸基站点、海基浮标及无人智能装备构建了“岸海空天”一体化观测网,显著提升海洋灾害监测预警能力。项目的成功验收不仅验证了海兰信在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及系统集成领域的领先技术实力,更积累了大型复杂海洋工程的全周期服务经验。同期,4500米级新一代水下数据仓完成样机研制并斩获首批订单:体积大幅缩减,布放回收更高效;海缆续接效率、供电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热管理与极端环境适应性全面升级,为深远海观测网络注入强劲动能。海兰信成功中标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建设工程——坐底式实验平台项目,预计2025年底全面交付。
在海底数据中心业务方面,随着上海临港新片区签约海底数据中心项目,备受行业关注的“海底数据中心+海洋能源”的产业模式将在上海临港区域建成。海兰信参与该项目的设计、建设工作,一期项目的交付已经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25年三季度交付运营。该项目获得上海当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符合上海当地智算产业发展对新型基础设施的要求,吸引了长三角区域内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智算运营企业等行业主要参与企业的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