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07 09:23:40 股吧网页版
“企二代”李基出任亚光科技副总经理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夏子航


K图 300123_0

  7月7日早间,亚光科技发布公告称,“企二代”李基出任公司副总经理。公告显示,李基为亚光科技实控人、董事长李跃先之子。

  “本次,李基紧急出任亚光科技副总,颇有临危受命之意。李基入职亚光科技多年,并为亚光科技核心电子业务平台——成都亚光董事,长期协助上市公司业务经营、资产处置及资本运作等事宜。”一位接近亚光科技的人士表示。

  就在7月4日,亚光科技收到李跃先家属的通知,其收到由滑县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关于李跃先的《留置通知书》,李跃先被实施留置。

  亚光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情况一切正常,其他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董事会依法履行相关职责。公司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对相关工作进行妥善安排。

  “企二代”临危受命

  亚光科技最新公告显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7月6日召开,应参加表决的董事6人,实际参加表决的董事5人,其中董事长李跃先因被留置未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唯一议案指向亚光科技实控人兼董事长李跃先之子李基出任高管一事,并获参与表决董事全票通过。

  据公告,亚光科技本次会议由半数以上董事共同推举总经理胡代荣召集并主持,公司全体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了会议。结合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和未来发展需要,经公司总经理提名,第五届董事会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任职资格审查,董事会同意聘任李基为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自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第五届董事会换届完成之日止。

  履历显示,李基出生于1990年,曾任职于安信证券,2019年起任职亚光科技项目总监。现任亚光科技副总经理、成都亚光董事、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芯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等职务。

  就在7月4日晚间,亚光科技突发公告称,李跃先被实施留置。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知悉上述事项的进展及结论。

  亚光科技公告称,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日常经营管理由公司高管团队负责。

  公开资料显示,李跃先直接持股亚光科技2.6%股份,同时通过湖南海斐控股有限公司持有亚光科技16.85%股份,合计持有上市公司19.45%股份,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今年签下多个备产协议

  今年以来,亚光科技签下多个备产协议。5月16日,亚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电子主业核心平台——成都亚光与特殊机构客户1签订《产品预估备产协议书》,预估总金额约1.17亿元,与特殊机构客户2签订《产品预估备产协议书》,预估总金额约1.78亿元。两份协议标的皆为科研生产任务器材,总金额为2.96亿元左右,占亚光科技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31.06%。

  5月上旬,亚光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收到与特殊机构客户签订的《产品预估备产协议书》,预估总额约1亿元,占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10.56%。

  在6月19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亚光科技称,公司核心主业——电子业务产品门类齐全,主要包括微波混合集成电路(模块与组件)、微波单片集成电路、小型标准化封装微波器件、微波分立器件、基片与壳体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载人航天、探火探月、雷达精导、电子对抗、遥感数传等高新技术领域。

  公告显示,亚光科技控股子公司——成都亚光于1965年建厂,是原电子工业部最早建立的半导体器件厂家之一,是我国第一批研制生产微波芯片、电路及器件的骨干企业,在微波电路及组件领域深耕近60年,产品涵盖基板/壳体—器件—芯片—模块与组件。

  在2024年年报中,亚光科技表示,在电子业务主业领域,公司积极拓展卫星互联网、舰载、机载等平台市场,通过引入新研项目等方式不断优化产品线。尽管受客户采购节奏调整、项目交付进度延迟等因素影响,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但基于期末在手订单约4亿元(不含备产),叠加“十四五”规划收官阶段市场需求释放的影响,预计2025年将实现市场突破。

  此外,在船艇业务领域,亚光科技近年来加速处置闲置资产,持续收缩低毛利船艇业务,重点发展新能源船艇、无人艇市场。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