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了《2025年运载火箭发射服务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拟采购一箭10星/一箭18星两种搭载规格的火箭发射服务,共计7次发射服务、发射卫星94颗,招标金额13.36亿元。招标人为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垣信卫星”)。
这是垣信卫星2025年的第二轮火箭发射服务招标。其今年2月发布的第一轮(两次)千帆星座2025年发射服务项目招标,均因“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而宣告失败。此次招标内容调整后,民商火箭也有望参与千帆星座组网建设。我国卫星互联网建设或开始提速。

民商火箭有望参与招标
公告显示,招标内容为共计7次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包括4次一箭10星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和3次一箭18星运载火箭发射服务,该项目为在轨交付。服务/交付周期为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至2026年3月。
7次发射将累计完成94颗卫星发射。最高限价方面,包件一的含税单价为55000元/公斤(卫星);包件二的含税单价为50000元/公斤(卫星)。投标人可选择一个或多个项目投标,项目允许兼投兼中。
一箭10星服务的投标产品(或该型号的参与招标的技术基线状态版本)须具有950公里近极轨道不小于2.8吨的运载能力;且投标产品在公告发布日之前有成功飞行经验,需提供签署版《飞行结果分析评审结论》。
一箭18星服务的投标产品(或该型号的参与招标的技术基线状态版本)须具有800公里近极轨道不小于4.8吨的运载能力,并承诺2025年12月底之前完成该型号的首飞任务。
在今年2月发布的第一轮招标中,垣信卫星均计划采购9次规格为一箭18星的火箭发射服务。投标人参与招标的运载型号(或该型号的参与招标的技术基线状态版本)须具有800公里近极轨道不小于4.5吨的运载能力;在投标报名之前火箭有成功飞行经验,提供《飞行结果分析评审结论》。

此次招标新增一箭10星载荷标准,意味着运力满足2.8吨的民商火箭也有望参与千帆星座组网建设。千帆星座已完成的五次发射均采用长征系列火箭发射。
火箭产品方面,东方空间的首型火箭“引力一号”于2024年1月首飞成功,创造了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中国运力最大民商运载火箭、中国首型捆绑式民商运载火箭等多项纪录。据介绍,“引力一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6.5吨,能够满足低轨星座卫星组网需求,后续进入常态化发射阶段。
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目前已完成第5次飞行。朱雀二号改进型可实现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4吨级运载能力,面向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任务。
多家上市公司受益于千帆星座建设
垣信卫星是我国巨型低轨卫星星座千帆星座的建设与运营商。千帆星座规划上万颗卫星,采用全频段、多层多轨道星座设计,计划于2025年内实现商用,为全球用户提供低延时、高速率、高可靠性的卫星(宽带)互联网服务。
千帆星座被视为“中国版星链”,因对标马斯克旗下的“星链”卫星互联网被寄予厚望。2024年,垣信卫星完成了我国商业航天领域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67亿元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领投,创始股东上海联和投资继续战略加持,国科资本、国盛资本、上汽恒旭资本、央视融媒体基金、原国泰君安、中科创星、亚信安全以及新鼎资本、高远资本、美蓝湖投资、金研资管、正和岛投资鼎力跟投。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星座建设、技术研发、市场开拓及公司日常经营等。
千帆星座背后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例如,亚光科技近日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示,公司是卫星应用领域微波组件与模块的核心配套商。公司预计,随着星座计划发射数量的增加,业务会有较大提升,正迎来稳定且长期的市场需求。
上海瀚讯是千帆星座通信分系统供应商及G60星座载荷相关通信设备的核心承研单位之一,负责该星座通信分系统的保障与支撑,研制并供给相关卫星通信载荷、信关站、卫星通信终端等关键通信设备。同时,公司也组织了专门研发团队,进行卫星相关业务的研究。
天银机电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天银星际是专业研发生产恒星敏感器的商业公司,并参与了千帆星座(低轨互联网卫星组网)等国内重点航天项目,千帆星座已发射的卫星都应用了天银星际的恒星敏感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