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数早盘下跌,截至午盘,上证指数跌1.3%,深证成指跌2.56%,创业板指跌3%。沪深北三市半日成交15907亿元,较上日缩量654亿元。
板块题材方面,稀土永磁、贵金属、光刻机、转基因、军工装备、半导体板块涨幅居前。稀土永磁板块逆势大涨,包钢股份等股涨停;军工装备板块低开高走,长城军工涨停;可控核聚变板块走强,合锻智能走出10天6板。
两大稀土巨头再次提价
稀土股逆势上涨
10月13日上午,A股市场稀土股逆势上涨。截至午间收盘,银河磁体、新莱福“20cm”涨停,惠城环保涨超19%,包钢股份、北矿科技等纷纷涨停,北方稀土大涨超9%。

消息面上,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10月10日晚间分别发布公告称,根据稀土精矿定价方法及2025年第三季度稀土氧化物价格,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 REO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 此次上调后,稀土精矿价格环比上涨37%,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近五个季度价格实现持续上涨。
得益于稀土产品量价齐升,北方稀土业绩向好。根据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实现扣非净利润13.3亿元至13.9亿元,同比增加399.90%到422.46%。
可控核聚变板块走强
合锻智能10天6板
10月13日早间开盘,可控核聚变板块走强,合锻智能再度涨停迎4连板,也是10个交易日内的第6个涨停板。安泰科技3连板,中洲特材、中国核建跟涨。
近期,核聚变激起资本市场热情。10月10日,可控核聚变指数创下历史新高。自去年“9·24”行情以来,核聚变指数累计大涨超120%。

据新华社报道,13日上午,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夸父”(CRAFT)取得重要进展——偏滤器原型部件顺利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测试结果显示,该部件稳态热负荷能力达到20兆瓦/平方米,靶板面向等离子体表面邻接误差小于1毫米,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的国际尺寸最大、热负荷最高的偏滤器原型部件研制成功。
此外,上海正推动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在沪成立。位于福建漳州的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再传新进展,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启动首次核燃料装载工作,这一环节是核电工程建设中有核试验和无核试验的分界点,也是核电机组并网发电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磁约束、Z箍缩、FRC等技术路线均迎来重要变化。当前全球在运/在建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公共资金主导,多采用磁约束技术路线;规划中的核聚变项目主要由私营资本主导,技术路线趋于多元化;全球聚变竞赛已拉开帷幕,各国聚变公司融资活动频繁,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微软等踊跃入局核聚变公司投资。参考当前国内裂变堆每年10GW级的核准建设节奏,若核聚变电站顺利实现商业化,未来批量建设情景下年投资额或将达数千亿元。
紧盯盘中热点轮动,捕捉板块异动信号,把脉主力资金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