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10-16 16:13:21 股吧网页版
瑞凌股份:300154瑞凌股份调研活动信息20251015 查看PDF原文

公告日期:2025-10-16


证券代码:300154 证券简称:瑞凌股份

深圳市瑞凌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1015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 资 者 关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系 活 动 类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别 □现场参观

□其他 (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参 与 单 位 准星资本——赵云峰、首创证券——邓继伟、共同基金——杜小红、个人投资者名 称 及 人
员姓名 ——刘程刚、孙凯。

时间 2025 年 10 月 15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

上 市 公 司
接 待 人 员 公司董事会秘书孔亮先生、证券事务代表熊小菊女士
姓名

调研主要目的:了解行业状况、公司产品情况、技术情况、经营情况、发展规划
等。

问题 1:公司所处行业的竞争情况?

全球焊接与切割设备主要制造商集中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占据
投 资 者 关 了全球焊接与切割设备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全球最大的三家制造商是林肯、系 活 动 主 米勒和伊萨,其产品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自动焊机、数字化焊机以及焊接机器人等要 内 容 介 高端产品。随着我国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瑞凌股份为代表的国内优秀企
绍 业已具备了国际水平的技术,部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生产的产品已经具备了国
际竞争力,正逐步替代了部分国外同类产品。

国内焊接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较低,除少数具备自主研发创新
能力的厂商规模较大以外,绝大多数企业开发能力弱。随着市场竞争加剧,领先
企业研发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规模效应的增强,以及客户对具有高效、
节能环保产品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一些开发能力弱、技术相对落后的小企业将逐
步被市场淘汰,市场集中度将会逐步提高。

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已具有深厚的逆变焊接相关技术积累及丰富的行业经营经验,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目前,公司在国内焊接设备行业中处于优势地位。未来,公司将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为公司和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问题 2:焊接设备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全球焊接设备的发展呈现如下趋势:焊机控制数字化、工艺控制智能化、系统集成网络化、自动化等。
问题 3:与同行业其他焊接设备企业相比,公司有哪些优势?

(1)自主创新优势: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邱光先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于 1987 年发明国内第一台逆变场效应管手工电弧焊机。在邱光先生的带领下,公司研发部门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自主创新成果。公司在新产品与新技术开发、对现有产品改进、降低产品成本方面具备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产品为自主开发,公司产品系列齐全。此外,公司在控制电路设计、驱动技术、产品技术平台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行业领先的成熟技术,并持续引导行业技术更新及技术发展方向。

(2)品牌与渠道优势: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推广自主品牌,并针对高、中、低端不同消费需求实施差异化品牌策略。经过长期应用,公司产品的高品质、高可靠性、高性价比及良好的售后服务得到了用户的广泛好评,公司的瑞凌、锐龙等品牌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公司品牌具有较强的号召力。目前,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国内外的立体化经销商网络。在国内市场,一级经销商接近 400 家,二级经销商超过 2000 家,形成了层级清晰、渗透广泛的国内销售布局;在海外市场,目前在全球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00 余家经销商,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3)品质与性价比优势:公司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在产品开发设计时就重点考虑品质保障和成本控制。公司产品可靠性高,故障率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使用寿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电弧稳定性好,性能稳定,焊接效率高,焊接成型美观,焊接过程飞溅小,操作人员 使用舒适,且价格相对较低,有性价比优势。

问题 4:公司焊接设备的销售模式?如何扩展市场?

公司焊接……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