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谢惠茜
A股公司北京君正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公司近三年净利润持续下滑,2022年净利润为7.79亿元,2024年净利润降至3.64亿元。公司提示,业绩受下游行业需求及终端产品价格波动影响较大。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其发布拟赴港上市公告当天,北京君正同时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公告。公告显示,其公司股东北京屹唐盛芯半导体产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已于7月18日至9月12日,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482.54万股,减持比例近1%,套现近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君正成立于2005年,于2011年5月公司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无晶圆厂模式,专注于芯片的设计与研发,并与晶圆代工厂及封测代工公司合作。公司核心业务涵盖计算芯片、存储芯片及模拟与互联芯片,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工业医疗、AIoT及智能安防等领域。
2020年,北京君正完成对美国ISSI的收购。ISSI面向汽车、工业和医疗等领域提供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存储器产品,包括SRAM、DRAM、NOR Flash、2D NAND Flash 和eMMC,客户遍布全球。
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北京君正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12亿元、45.31亿元、42.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5.16亿元、3.64亿元,营收与净利润均呈明显下滑趋势,2024年较2022年净利润更是已跌逾五成。
今年上半年,北京君正实现营业收入22.49亿元,同比增长6.75%;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增长2.85%。北京君正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提升及产品结构优化。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客户。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50.6%、54.5%、51.9%和51.1%,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分别为20.1%、21%、19.4%和17.3%。对此,北京君正提示风险称,公司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少数客户。损失一名或多名有关客户或其采购额大幅减少,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也比较高。招股说明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期间,以及2025年上半年分别占各期总采购额的65.1%、58.3%、47.8%及51.0%。这意味着,若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合作关系发生变化,或者供应商出现供应中断等问题,可能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
此外,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2025年预计分别增长7.7%和15.8%。若费用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也将削弱净利率改善效果。
北京君正在招股说明书中还提到,公司经营所在市场竞争激烈。竞争格局由多种因素形成,包括客户及其各自行业的发展、技术进步、新材料或技术的出现、产能、监管变动及整体经济状况。可能会出现新的市场参与者,推出对现有参与者构成挑战的创新性或具成本效益的产品。若公司未能紧跟有关进步或未能在质量或成本方面使公司的产品脱颖而出,则公司的市场份额可能会流向竞争对手。
截至9月18日收盘,北京君正报收80.65元,市值389.1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