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芯片热度持续高涨,不断吸引着全球目光。
10月13日,OpenAI与博通发布公告称,两家公司将合作开发10吉瓦规模的定制AI芯片和网络系统机架。根据联合声明,OpenAI将主导芯片和系统设计,博通负责联合开发和部署。两家公司将于2026年下半年开始部署,2029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
在全球AI芯片市场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AI芯片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实力与潜力,在性能和商业化落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据东方证券研报,多家国产AI芯片性能和商业化落地进程亮眼。华为昇腾迭代规划亮眼,百度昆仑芯、阿里平头哥等产品性能及商业化落地表现出众、引起市场关注。
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上,华为公布未来三年昇腾芯片路线:2026年推出950PR(自研低成本HBM)与950DT(144GBHBM),二者均支持多低精度格式、互联带宽2TB/s;2027年推出960,规格翻倍且含自研4bit方案;2028年推出970,在算力、互联/内存带宽上全面升级,直追英伟达Blackwell。
而百度昆仑芯凭P800芯片拿下中国移动AI推理设备采购多标包高份额,在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皆有落地。另外,据央视报道,阿里平头哥PPU芯片显存、带宽超英伟达A800,拿下中国联通三江源智算中心大单。
今年以来,多只AI芯片概念股频繁受到机构调研。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0月13日,今年以来合计有12只AI芯片概念股获得机构调研10次以上,包括国芯科技、芯原股份、复旦微电、云天励飞-U、澜起科技等。
国芯科技年内累计获调研23次,排在第一。公司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自主AI芯片业务目前包括AIMCU芯片、AI云安全芯片等,均基于RISC-VCPU技术进行研发。公司定制AI芯片业务目前在手订单充足。
芯原股份年内累计获调研19次,排在第二。公司已拥有丰富的面向AI应用的软硬件芯片定制平台解决方案,涵盖如智能手表、AR/VR眼镜、AI PC、AI手机、智慧汽车、机器人,以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高性能云侧计算设备。
公司最近接受机构调研时透露,目前,集成了芯原NPUIP的AI类芯片已在全球范围内出货近2亿颗,在嵌入式AI/NPU领域全球领先。
复旦微电年内累计获调研16次,排在第三。公司正积极布局算力从4TOPS至128TOPS的谱系化产品研发。公司首颗32TOPS算力芯片推广进展良好。目前主要以高可靠市场为主,未来将视情况向工业控制、智能驾驶等领域拓展。
据数据宝统计,从成交情况来看,截至10月14日,10月以来日均成交额比上个月增长13%以上的AI芯片概念股有13只。恒烁股份、罗普特、北京君正、纳思达、紫光国微等日均成交额环比增幅靠前。恒烁股份10月以来日均成交4.22亿元,环比增幅116.61%,排在第一。
上述这13只股票中,截至10月13日,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超1000万元的有8只,包括北京君正、紫光国微、淳中科技、中微半导、复旦微电等。北京君正10月以来融资净买入2.07亿元,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