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7-25 03:17:10 股吧网页版
光伏产业“反内卷”头脑风暴:摒弃零和思维共建繁荣生态
来源:上海证券报

  7月24日,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召集下,2025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大同)研讨会在山西大同举办。时值光伏“反内卷”利刃出鞘的当下,上海证券报记者在现场关注到,“反内卷”成为研讨会热议话题。一方面,企业家共同探索走出亏损困境的路径;另一方面,市场各方也在反思如何进一步优化行业生态步入高质量发展。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会上表示,非理性低价竞争已使得光伏供应链稳定性受损,上下游企业需摒弃零和思维,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圈。

  反思:光伏行业需要一场自我革命

  昨日,曹仁贤回顾了上半年光伏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曹仁贤表示,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虽然仍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但总体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与内生动力。据统计,2025年1月至5月,行业运行呈现“有升有降,结构优化”的显著特征。

  具体来看,制造端分化调整。多晶硅、硅片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4.3%、25.2%;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5%、10.5%。应用端装机规模再攀历史新高。光伏新增装机198GW,同比增长150%。出口整体承压,但结构性亮点依然突出。硅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分别下降13.8%、1.2%;电池片出口量同比增长75.3%。

  曹仁贤提示,必须清醒认识到,光伏行业发展正面临内外双重考验。向内看,供需阶段性结构性失衡压力有待进一步缓解,非理性低价竞争导致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部分企业陷入亏损困境,供应链稳定性受损,产品质量隐患显现。向外看,国际竞争形势复杂严峻,相关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层出不穷,不确定性风险不断增加。

  曹仁贤呼吁,光伏供应链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产业链上下游同仁需加强务实合作,坚决抵制非理性竞争与零和博弈,合力营造开放包容、规范有序、韧性高效的产业新生态。

  在对话环节,更多企业家深入探讨“反内卷”问题。不少企业高管感慨道,曾经中国光伏并非全球领先,但利润丰厚;如今无论技术还是产能均雄居全球之首,却出现行业性亏损。其原因是生态发展出现问题,亟需一场自身的革命。

  阿特斯高级副总裁熊海波说:“作为光伏人,不要过分乐观,也不要妄自菲薄。我们从曾经的‘两头在外’(指原材料来源和产品市场均在国外),到现在全领域的全球领先,这个成就要充分肯定。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从业者们过于贪婪,导致产能急剧扩大,造成了目前的问题。”

  更有从业者直言,“卷”已从一种商业行为,变成一种非健康的生存心态。

  一位光伏辅材企业董事长表示,公司上半年有数千万元利润,较去年同比减半。“看到这个数据,有客户指出,你们怎么还赚钱呢?还有客户发邮件来让我们降价。我们是行业培育起来的供应商,现在如果大家变成互相伤害,势必导致整个供应链蒙受损失。”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李俊峰表示,光伏行业亟须恢复到健康状态,最起码的要求是恢复行业的整体盈利。如何构建让大家都赚钱的商业生态,成为当务之急。

  应对:以需求带动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针对这一问题,光伏企业高管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的不同角度建言献策。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泽义表示,“囚徒困境”现象已经存在,解决办法:一是让非理性扩建的产能有代价地退出;二是尽力提升市场需求。“回顾中国光伏行业发展历程,我们看到的现象是,多晶硅涨价时全行业有较好盈利。多晶硅是产业的‘牛鼻子’,协鑫科技作为核心企业之一,希望帮助整个产业链价格回归合理水平,让行业健康发展。”

  熊海波表示,产能出清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慢慢磨”,否则会拉长走过周期底部的时间。从历史上来看,我国有成功解决钢铁、水泥等行业供需问题的经验可以借鉴。

  一道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TO宋登元从商业模式差异化角度分析称,过去业内都向“垂直一体化”发展,导致了商业模式同质化。公司一直在思考商业模式的问题,希望做光伏多场景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在光伏下游多样的应用场景中寻找市场。“这样每个人都能有空间发展,而不是把别人的路走了,让别人无路可走。”宋登元说。

  福斯特CEO周光大则建议引入新的光伏产品评价机制。他表示,目前光伏产品,包括不少制造业品类,主要是以价格作为衡量产品的标准。但不同质量的产品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情况的表现差异很大,直接影响投资收益,这一点并没有被纳入评价体系中。评价体系的完善很难通过光伏企业产生,建议行业协会及政府“有形的手”完善相关规则。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