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8日 09:47,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上涨0.95%,成分股阳光电源(300274)上涨6.00%,上能电气(300827)上涨3.11%,双良节能(600481)上涨2.71%,固德威(688390)上涨2.31%,锦浪科技(300763)上涨2.23%。光伏ETF基金(159863)上涨0.83%,最新价报0.49元。
光伏近期密集迎来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近日研究起草了《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期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外,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正式下达了《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
申港证券认为,在此次专项节能监察中,“单位产品综合电耗”将成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将驱动行业长期变革,具体影响路径和深远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速落后产能出清,优化行业竞争结构与资源配置:本次监察所获得的详实数据,有可能作为国家修订或加严“多晶硅行业能耗限额标准”等强制性标准的直接、权威依据。未来,那些能耗水平长期居高不下、无法达到国家新标准或地方准入要求的老旧、低效产能,或将面临被列入淘汰目录、限期整改甚至被强制关停退出的政策压力。这不仅有助于清除“高耗能、低产出”的落后生产力,更能促使资源向更高效的环节流动,从源头上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
强力推动技术工艺升级与绿色低碳转型进程:能耗标准的提升和严格的监察,将形成强大的倒逼机制。企业为满足更严苛的能耗要求,或将加大在降本增效核心工艺技术上的研发投入和升级改造力度。同时,使用绿色电力替代传统网电,将成为企业降低综合电耗和碳排放直接有效的途径。这将显著提升行业内绿电应用比例,不仅降低多晶硅本身的“碳足迹”,也将有力支撑整个光伏产业链乃至下游应用端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巩固,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领先的头部企业通常在资金实力、技术储备、规模效应和管理精细化程度上具备显著优势,使其在应对能耗提升要求时更为从容。相比之下,中小型或技术落后的企业在环保合规、成本增加和技改压力下,生存空间将被大幅压缩。因此,此次监察及后续政策很可能是行业整合的催化剂,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向头部集中。
修复市场价格与盈利水平,行业有望迎来周期性拐点:随着监察推动的落后产能退出和新增产能审批可能趋严,多晶硅的供给扩张速度预计将受到有效抑制甚至阶段性收缩。与此同时,全球光伏装机需求仍保持稳健增长。供需关系的动态改善,有望扭转近年来多晶硅环节因产能快速释放导致的严重供过于求和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因此我们预判,随着低效产能出清效应显现和“反内卷”持续推进,多晶硅及其他光伏产业链(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产品价格和相关企业的盈利水平,或将触底并迎来拐头向上的修复周期。
光伏ETF基金紧密跟踪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从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上市公司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只最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光伏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31日,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阳光电源(300274)、隆基绿能(601012)、TCL科技(000100)、特变电工(600089)、通威股份(600438)、TCL中环(002129)、正泰电器(601877)、晶澳科技(002459)、晶科能源(688223)、天合光能(688599),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