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告日期:2025-03-28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
2025-011
2025 年 03 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
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负责人尧子、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欧阳旭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欧阳旭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022.69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7,510.13 万元。2024年国内医院诊疗活动以常规检验为主,诊断试剂集采品种扩面并落地实施,公司
下调部分诊断试剂产品的销售价格,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水平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对业绩不达预
期的子公司德赛系统和上海上拓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本期计提商誉减值金额为 7,112.80 万元,综上原
因导致公司 2024年度亏损。公司目前主营业务收入以生化和免疫诊断产品为主。受体外诊断试剂带量集采和医保控费政策影响,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公司产品的利润空间将被压缩。公司将通过多项措施积
极改善盈利能力,包括完善产品线、加强市场推广和终端建设能力;内部实施精细化管理,继续采取降
本增效、精简人员机构等方式合理控制管理费用;加快外延式发展速度,力争实现投资并购项目落地。
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不存在重大风险。关于公司“主营业务、核心
竞争力、主要财务指标变动、所处行业情况”等信息详见“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本报告中如有涉及未来的计划、业绩预测等方面的内容,均不构成本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
的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1、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
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医药卫生市场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变化。行政监管部门推出
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逐步开始实施,如“医保控费”、“集中带量采购”、“DRG/DIP 支付方式”、“分级
诊疗”、“阳光采购”、“两票制”、“技耗分离”、“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医疗器械唯一标识”、“体外诊
断试剂医保编码”、“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等,在促进国内医疗器械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
也加速推进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加速,DRG/DIP 支付模式的推广使医疗
机构更加关注成本与效率,对体外诊断产品的使用量影响较大。同时,国家对医疗行业监管加强,体外
诊断产品的质量、安全与有效性受到重点关注。自 2021 年体外诊断产品集中带量采购以来,集采品种
逐步覆盖生化、免疫及分子诊断等主要产品,随着集采和医疗服务收费价格的调整带来的试剂价格下降,使得体外诊断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体外诊断行业近年来开启行业整合趋势、产业并购,撬动行业的深层次变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不同体外诊断厂商或上下游企业之间通过合资或合作,借助其资金、技术、产品、渠道等方面的资源形
成优势互补、谋求协同发展。生化和免疫诊断是医疗检测的基础手段,生产企业数量较多,产品出现同
质化趋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家则面临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的挑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降低费用保
持产品竞争力。公司现有营业收入仍主要来源于生化和免疫试剂产品,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品价格下
降,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3、新产品研发相关风险
随着体外诊断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搭载新方法、新技术的产品层出不穷,要求企业不断地跟进行业发展动态和技术革新趋势,持续升级研发平台并对新产品的开发技术实现创新,掌握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不断推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是公司在行业竞争中持续保持领先并不断扩大优势的关键因素。对于技术创新和多学科集成的仪器研发,需要进行新技术的自主研发或技术引进,对研发能力要求高、投入大、周期长,存在研发技术路线出现偏差、进程缓慢、不成功的风险。对于自主研发或购买专利技术的新项目,存在产品研发或注册取证无法成功的风险,前期研发投入无法收回。公司需要满足医疗机构用户对新检测项目、低检测成本、高检测效率的需求,若产品性能、成本不能达到市场要求,则可能加大公司产品推广难度、导致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
4、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失密的风险
公司在开发产品线及布局涉及到新的生物标志物、技术和方法。不仅在开发过程中要避免……
[点击查看PDF原文]
提示:本网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