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板块迎来政策利好。
今日(9月26日),A股市场震荡走低。截至收盘,沪指小幅下跌0.65%,报3828.11点;深证成指跌1.76%,创业板指跌2.6%。全市场1801只个股上涨,3412只个股下跌。今日市场成交21661.07亿元,较昨日缩量约2257亿元。
盘面上,风电设备板块冲高,威力传动、吉鑫科技、明阳智能等个股涨停;煤化工板块表现强势,易成新能、东华科技、潞化科技等个股涨停。下跌方面,AI PC、铜缆高速连接、游戏、共封装光学(CPO)等板块跌幅居前,均在3%以上。
招商证券表示,国庆节前市场走势往往较为平淡,节后市场风险偏好则出现明显改善。9月美联储如期降息,从历史经验来看,预防式降息后A/H股在未来上涨概率较高。目前驱动A股本轮上行的三大原因没有发生变化,在政策出现明显转向之前,市场有望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的方向演绎。
算力板块迎来政策利好
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数字经济创新型企业培育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提出,强化算力资源供给支撑。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落实有关政策文件要求,坚持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部署,持续优化热点应用区域需求保障。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支持地方协同参与、共同建设,在国家统一标准指导下,推动全国算力资源有序池化,并网运行,打造集算力统筹监测、统一调度、弹性供给、安全保障于一体的新型算力网基础设施。引导各类算力资源与数创企业需求高效精准对接,鼓励国家枢纽节点面向数创企业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降低算力使用门槛。
近日,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副司长赵策在“全光运力·毫秒用算”论坛上,对于统筹全光运力建设、促进算力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统筹运力规划建设,打通毫秒用算通道;二是强化网络技术攻关,突破算网融合瓶颈;三是加快算网融合服务,强化行业应用赋能。
中信证券认为,以华为为代表的国产算力正在多维度实现技术上的创新和进步,下一代国产算力芯片有望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对海外相关芯片在部分场景的直接替代。预计随着下游互联网、政企等客户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AI算力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增长。
这些算力股获融资资金净买入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9月(截至9月25日)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算力股,供读者参考。其中,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0亿元的个股有9只,中际旭创、新易盛、寒武纪-U、中科曙光排名前四,对应金额依次为50.29亿元、40.73亿元、32.39亿元、25.32亿元。

中际旭创表示,二季度海外重点客户进一步增加资本开支投入AI基础设施。公司800G出货量提升快速增长,800G中的硅光比例也在快速提升。1.6T已开始逐步出货,预计未来两个季度1.6T将持续量产和规模出货。基于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部分客户的ASIC对应的光模块比例也在提升,整体800G和1.6T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数据宝梳理了上半年净利润规模在1亿元以上,且同比增速超过10%的算力股,共计22只。工业富联净利润规模超过100亿元,为121.13亿元;中际旭创、新易盛分列第二、第三位,分别为39.95亿元、39.42亿元;海光信息、澜起科技、寒武纪-U随后,净利润规模在10亿元以上。
工业富联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07.6亿元,同比增长35.58%;归母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上半年,公司以AI算力产业链为主轴,持续关注AI算力基建以及AI应用领域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公司在大客户的核心产品份额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先进AI算力的GPU模块及GPU算力板等产品的出货,在第二季度实现显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