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9月10日,道氏技术(300409)在公众号推文称,公司年产1000吨硅碳负极项目已与恩平当地政府部门签订投资协议,正积极推进项目落地。这是公司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标志着其硅碳负极产业化进程迈入新阶段。
该公众号推文显示,硅碳负极作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的核心关键材料,市场需求正加速增长。道氏技术通过自主研发,在多孔碳基体等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其硅碳负极产品具有首效高、膨胀低、寿命长等特点,半电池0.8V的首效可达87%以上,在全电池中首效比普通产品高1.5%左右。
产业化进程方面,公司目前已累计向涵盖消费、数码和动力电池等领域的30余家客户送样,其中部分客户已实现批量出货。为满足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除年产1000吨项目外,公司另有300吨年产能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年底落地。根据市场动态,该项目后续可进一步扩大至年产5000吨。
据招商证券分析,道氏技术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布局完善,涵盖正极三元前驱体、硅碳负极、碳纳米单壁管、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公司导电剂国内市场份额第二,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单壁碳纳米管产品已送样太蓝、卫蓝等主流固态电池厂商,并已获得某固态电池厂商订单,实现小批量出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正积极构建“AI+材料”平台生态,通过参股芯培森、设立广东赫曦原子智算中心有限公司,打造原子级科学计算的算力中心。其APU产品在相同功能精度下比进口CPU有三个数量级的提速,比高端GPU提升一个数量级。
此外,公司投资强脑科技3000万美金,拟借助其在脑机接口技术的经验,推进碳材料产品在电子皮肤等关键零部件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根据起点研究院数据,预计2025年中国硅基负极出货量将超过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6.6%。在新能源汽车、储能、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硅碳负极材料市场前景广阔。
道氏技术表示,公司将持续推进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的大规模产业化,完善在固态电池材料方面的产业布局,为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强化综合实力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