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至17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吸引了市场的目光。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8月份以来,人工智能概念股集体爆发,领跑全场。
截至8月21日,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CSI)近一个月收益率达到了24.08%,同期中证1000指数、沪深300的收益率分别为9.7%、4.96%。
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也受到资金青睐,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市面上共有63只人工智能主题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合计规模为732.13亿元,规模超10亿元的有14只。截至8月21日,今年有42只人工智能主题基金成立。
8月份以来,63只人工智能主题基金均取得超10%的收益率。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515980.SH)本月至今收益率为18.62%,万家人工智能收益率为16.98%。

表:单只规模在10亿元以上的人工智能ETF明细
行情不等人,为了抓住这波行情,已经有新发基金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汇添富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原定于8月19日至25日募集,但仅仅募集两天,8月21日,该基金便公告已经在8月20日提前结束募集。
同样,原定于8月1日至15日募集的鹏华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ETF,也将募集期调整为8天,在8月8日已经结束募集。《上市交易公告书》显示,该基金共募集资金8.07亿元,机构持有占比为1.65%,个人持有占比达到了98.35%。其中,该基金的前十名份额持有人均为个人投资者。
8月20日,易方达、华泰柏瑞、富国、华安、工银瑞信、国联安等6家管理人集体上报了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ETF。
相比现有的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此次集中上报的ETF跟踪的是中证科创创业人工智能指数 (932456.CSI),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共选取50只业务涉及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上述板块中人工智能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截至8月21日,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寒武纪(688256.SH)等三只个股的权重占比为15.8%、14.55%、11.76%。
本轮人工智能为何领跑市场?事件催化之后,当前板块是否已经涨幅已大,估值偏高?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全球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在生成式AI浪潮的驱动下,算力需求持续攀升,带动服务器功耗提升。随着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扩张,国产算力产业链有望深度受益于海外映射逻辑。
展望后市,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分析认为,人工智能板块不同环节的表现有望趋于收敛,后续随着大模型性能的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情绪有望改善。一旦有爆款应用出现或者互联网大厂的外卖内卷阶段性结束,国产算力和端侧相应环节有望进一步上行。随着催化剂的出现,市场情绪都有可能阶段性升温。
也有基金经理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国内AI产业链当下热度很高,但真正能稳定兑现业绩的标的可能不多,且整体产业进度相较慢于海外,海外算力产业链的竞争格局更完备、行业门槛也更高,所以我们能看到,做同类业务的企业,给海外客户供货的往往盈利性更突出。
至于下一阶段AI的投资重心,还是会围绕业绩兑现和竞争格局这两个核心:不管是国产还是海外算力,重点会看那些订单能见度高、技术壁垒扎实、能实实在在把业绩做出来的标的,远离纯粹的概念炒作。宏利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孟杰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目前AI板块在领涨,这和2020年的半导体、2021年的新能源类似,只要产业趋势明确,是牛市的天然载体。”孟杰表示,但自己在选股时,更倾向于找业绩兑现路径相对清晰的标的,远期的核心还是业绩能否落地,而这关键要看竞争格局。如果一家企业没有稳固的竞争力,远期业绩很难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