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9月8日)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两市成交额2.42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141亿。截至收盘,沪指涨0.38%,深成指涨0.61%,创业板指跌0.84%。
板块方面,机器人、医疗器械、养殖业等板块涨幅居前,大金融、零售、算力等板块跌幅居前。

01
中国银河证券:A股大概率延续震荡上行
周一上证指数延续反弹走势,总体看依旧受制于10日均线形成的阻力,短线关注后续能否有效站上,从日内分时图看,小票表现远强于大票。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展望后续,A股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重点观察市场量能的边际变化。成长板块上半年展现出较高景气度,随着产业趋势积蓄向上,更多景气线索聚集有望形成轮动主线,但短期市场波动或有所加大,其中,机械设备、电力设备等行业具备补涨潜力,可关注其资金回流情况。此外,低位板块如部分消费细分领域在政策支持下可能轮动走强。中长期视角下,关注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的“反内卷”概念,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红利资产,服务消费领域的低估值标的、受益于国内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科技自立方向。
02
“易中天”再度跳水
上周五反弹之后,光模块三龙头“易中天”再度集体走跌,新易盛、中际旭创跌超9%,天孚通信下跌7%。上述三股最新总市值合计超8500亿元。

03
买方人士“泼冷水”
据中国基金报,引发板块大跌的原因,是周末私募基金经理凌鹏就市场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的利润将超过250亿元而进行的点评。
凌鹏对此质疑:“一个零部件制造业公司可以达到这么高的年利润?”并质疑线性外推的合理性。
凌鹏表示,上述预测基于两点:其一,产能已经投放,到2027年就有供给出来,这一点基本确认;其二,企业说了不降价,所以这部分供给形成收入,按照现有产能紧缺阶段的毛利率、净利率假设(现在净利率大致为30%),最终Excel表就得出了250亿元的净利润。
此外,凌鹏指出,有些行业表面不同,但商业模式是一样的。2000年的互联网为什么是颠覆性的,本质上商业模式都是新的,不单单是技术。但现在的半导体行业是一个发展了70多年的行业,只不过几十年前的“宿主”是诺基亚、笔记本电脑,现在变成了人工智能。即便是当前的产能紧缺,如何保证几年以后的投产不降价?
公开资料显示,凌鹏曾任申银万国首席策略师,三次荣获《新财富》第一名;2016年创办荒原投资,持股99%,担任公司总经理、投资总监及基金经理。
04
卖方多乐观
而凌鹏的质疑也遭到卖方机构的强烈回应,国盛证券分析师在朋友圈直接回怼。
9月7日晚间,国盛证券通信行业分析师团队给出了中际旭创2025年度半年报的最新点评。报告中,该团队进一步上调了中际旭创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依次为95.1亿元、154.9亿元、198.2亿元,对应PE依次为47.5倍、29.2倍、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在该分析师团队看来,随着AI集群向十万卡甚至百万卡升级,通信的重要性和价值量正在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将充分享受行业的高度景气。
当前卖方机构对光模块龙头普遍乐观。多数券商预计中际旭创2027年归母净利润超过180亿元。
比如,东吴证券相关研究团队在半年报点评中,将中际旭创2027年归母净利润上调至184.0亿元;兴业证券相关团队也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该公司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依次为98.55亿元、146.97亿元、182.82亿元;招商证券相关团队预计该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4.6亿元、148.0亿元、181.3亿元。
而对中际旭创的营收最为乐观的是东北证券。8月28日,东北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半年报点评中,预计中际旭创2025~2027年实现营收依次为374.39亿元、626.53亿元、800.6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7.42亿元、180.90亿元、236.04亿元。
05
人形机器人拉升
人形机器人概念周一大涨超3%。个股方面,肇民科技、骏鼎达、沃尔德20CM涨停,绿的谐波涨近15%,浙江荣泰、鸣志电器、江特电机等多股涨停。

消息面上,据证券时报,9月7日特斯拉开通名为“Tesla AI”的微博账号,并发布首条微博“我一直在努力改善自己的身材”,展示了新版本的Optimus人形机器人。对比Optimus 2.5和2.0版本,可以看到新版机器人正努力向人体形态靠拢,其关节处更加流畅,金属“皮肤”表面看起来更加光滑,呈现在外的线路和执行器更少。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特斯拉Optimus始终是机器人行情的核心,前期量产波折后对于明年展望逐步清晰,将利好板块β表现;此外马斯克巨额薪酬计划中也提及产品目标之一为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进一步表明特斯拉将在该领域继续深耕;后续V3的发布以及量产推进也值得关注。此外,宇树科技明确四季度提交上市申请文件的节奏,优必选取得2.5亿元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合同,预计国产链条下半年来自于资本运作、订单出货等消息将不断催化。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推荐产业趋势更优、放量更快的传感器、灵巧手、垂类应用端、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
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