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工智能(AI)产业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光模块指数板块今年以来涨幅翻倍,板块内上市公司合计流通市值最新突破1.1万亿元。
9月11日,在第26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以下简称“光博会”)上,人潮涌动,新易盛、中际旭创、光迅科技等光模块“顶流”云集。证券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头部光通信厂商纷纷展示了当前最高端的1.6T光模块产品,现场“保密”级别显著升级,不少产品现场不许拍照或者需要预约参观,有观众动笔记下产品明细。
记者采访发现,2025年被视为1.6T光模块商业化元年,头部厂商已经开始出货,主要供应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400G/800G光模块仍为出货主力,国产光通信产业链积极扩产,并布局硅光工艺等先进技术路线。
光模块“顶流”密集亮相
本届光博会展会现场,供应商、客户、投资人来访络绎不绝。据会务官方介绍,本届展会聚集全球超3800家光电企业,首日观众超过7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7%。
记者注意到,新易盛、光迅科技、联特科技、索尔思光电、高意等海内外厂商都展出最新1.6T光模块样品。本次代表中际旭创参展的,是其面向国内市场的子公司智禾光通,该公司展出了多款400G/800G高速光模块等产品。
作为当前光通信领域高端主流技术,传输速率达到1.6T的光模块代表了行业前沿水平,应用于超大型数据中心、AI算力集群、超算中心等对带宽需求极高的场景,今年开始起量。
有光模块厂商驻场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早在2023年就有布局1.6T光模块,但当时市场需求并未起量,公司目前出货还是以800G光模块为主,1.6T产品主要面向智算中心市场,海外推广节奏比国内更快。
“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已经形成以武汉、苏州、深圳、成都为主的光模块产业聚集区。”前述负责人表示。业内人士指出,从市场趋势来看,光模块在小型化、高速率、低功耗方向上不断升级换代。
除了现有光模块巨头,也有“后备军”筹划进入1.6T光模块领域。在展会现场,德科立展出了200G、400G和800G产品。据披露,在高端光模块领域,该公司的1.6T超高速模块正在加速攻关。
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布局光模块。被东山精密收购的索尔思光电,在现场展示了1.6T光模块产品实测数据。据介绍,东山精密聚焦产业链内具备比较优势的AI高速互联与传输领域,目前收购事项推进顺利。
另外,兆驰股份2023年收购了光模块标的。本届展会上,子公司兆驰瑞谷展出了400G到800G光模块产品。
多种技术路线并行
在AI算力驱动下,光模块演进速率显著提速。据业内机构预测,产品更新周期从过往的3—4年缩短至现在的2—3年。
光迅科技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在智算中心时代,光模块产品更新速率大幅提升,并且存在EML(电吸收调制激光器)、硅光等多种技术路线,公司也在向上游芯片等核心部件布局。
在光模块产业链中,EML芯片被视为支撑高速、长距离光通信的核心器件,高端产品长期被海外垄断,国产厂商在中低速EML芯片上实现突破,并积极布局硅光技术。
源杰科技高管在接受调研中介绍,公司100G PAM4 EML产品已通过客户验证,下一步目标是实现批量出货并逐步提升份额;公司200 GPAM4 EML已完成产品开发,正处于客户推广阶段。另外,光迅科技高管日前表示,该公司早在2023年便推出硅光模块,硅光产品相对于EML等技术更容易扩产,预计后续硅光模块的比例会逐步增加。
武汉驿路通科技副总裁郜定山坚定看好硅光技术。据介绍,超算厂商高度关注功耗问题,而硅光工艺具备功耗优势,同时,利用成熟半导体工艺进行大规模生产,硅光工艺成本下降潜力巨大,还可以实现传输性能优化,传输损耗降低,集成度提高的效果。
郜定山指出,硅光产方案产业化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包括设计构架需要完善、标准不统一、封装品质把控以及原材料适配等问题。
国内厂商也在探索其他技术路线。本次光博会上,深光谷科技亮相了玻璃基双四芯3D波导芯片,可专门适配800G/1.6T多芯光模块等,有效保障长距离、高带宽传输质量。
长飞光纤展示了19芯光纤预制棒等多芯产品,可以实现传输容量 “倍增”,突破单芯带宽天花板。同时,长芯博创展示了光模块相关配套光缆、铜缆产品。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1.6T光模块通常会用光缆方案,但是铜缆方案比光缆方案成本要便宜一半以上,仍然占据很重要的市场地位。记者注意到,国际巨头3M也推出了其铜缆方案和EBO扩束光纤连接器。
产业链积极扩产
投资机构看好光模块产业景气度。花旗日前上调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的目标价,广发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下半年,AI产业链的高景气度预计将持续提升相关企业收入、利润与盈利能力。
光模块产业链正在加速扩产。在本次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有多家公司在展台挂出了招聘启事,覆盖核心技术岗位,产品经理、器件研发主管等职位,有的岗位要求具有2年以上光模块相关工作经验。
“去年行情一度不好,我们还裁了员,今年都招了回来。”有光模块厂商感叹道,今年光模块行情火爆,但是不知道会持续多久。
头部光模块厂商向记者表示,当前扩产按照计划进行;也有新晋者向记者表示,当前扩产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当前设备等采购成本高。
中际旭创高管日前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光模块需求快于原材料的供给速度,一些重点原材料的供应还是偏紧张,上游光芯片、电芯片等物料的需求都比较旺盛,上游供应商也需要准备更多产能来满足需求。公司会将通过规模采购等方法来平衡原材料对成本的影响。总体来说,公司有信心继续保持毛利率增长。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最大的瓶颈仍是产能严重不足,今年的产能已基本被现有大客户占用。”剑桥科技高管在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会继续加快扩产速度,推进产能扩张将是公司今明两年最重要的工作。
新易盛高管介绍,公司和相关供应商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结合市场需求及订单情况,对相关原材料做了较长时间的预期管理和备货,目前供应链体系运行正常。光迅科技高管则表示,当前物料的价格主要受供需矛盾影响,公司会对关键物料提前备货以缓解供应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