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31日消息 7月30日晚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船应急,300527.SZ)发布公告,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因2022年年报披露财务报表存在收入确认和坏账计提不准确的会计差错,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拟被处以警告、罚款等处罚。

公告显示,经查明,中船应急的违法事实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部分产品提前确认收入,致使2022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二是部分应收债权坏账计提方法、账龄分类错误,导致多计提坏账准备584.12万元,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
上述两项综合影响下,2022年度,中船应急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86%;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1.40%;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占2022年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36.64%。
若此次行政处罚正式落地,中船应急将面临警告及400万元罚款。同时,时任公司董事长唐勇,时任总经理王小丰,时任总会计师、董事会秘书李应昌,系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也将分别被给予警告及相应罚款。
中船应急表示,根据《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认定的情况,公司判断其中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存在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第9.4条规定的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据了解,目前,中船应急已完成相关整改,会计差错已于2024年1月完成更正,并计划在行政处罚决定满12个月后申请撤销警示。
中船应急表示,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后续将持续关注上述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公开资料显示,中船应急创建于1967年,总部位于湖北武汉,是国家重点保军企业,隶属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为其控股股东,持股44.11%。
中船应急专注于应急产业,产品涵盖应急保障、应急救援处置、应急预警和应急服务四大板块业务,2016年8月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军用应急交通工程装备领域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居第一,民用市场份额达65%。其研发的动力舟桥、重型机械化桥等产品多次在重大灾害救援中发挥关键作用。